主办刊物——工作通讯
工作通讯2023第1期260
2023年-01月-30日
                              目   录
 
--会动态--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23年全国工作会议顺利召开........................................1
--术活动--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学专业委员会

举办“科学技术学与中国式现代化”2022年学术年会..........................................3

--各地消息--
科技社团与科技伦理治理沙龙综述.........................................................................9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研讨会
暨第七届北京高校自然辩证法教学研讨会...........................................................13
 

 
  
责任编辑:朱欢欢                                          2023年第1  总第260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2023年全国工作会议顺利召开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总结今年的工作,认真谋划明年的工作安排,2022年12月30日下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23年全国工作会议以腾讯会议方式召开。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各工作委员会、专业委员会以及省市区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负责人和代表70余人通过线上方式参加会议。会议由赵月刚秘书长、董春雨副秘书长分别主持。
会议首先由研究会副理事长刘孝廷教授做开幕致辞。他指出,2022年是研究会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研究会各级组织围绕学科建设、学术交流、理论研究、决策咨询等做了很多创新性的工作,研究会主办的两本期刊的学术水平和运营能力等方面持续提升。他对各工作委员会、专业委员会、省市区研究会等一年来的工作表示充分肯定和衷心感谢。同时他指出,秘书处在面临经费缩减、人员短缺等困难的情况下,依然秉承研究会的优良传统,守程序、讲规则、讲奉献,在创新发展模式、拓展经费来源等方面下足了功夫,值得大家的认可、支持和鼓励。对于明年的工作,他希望研究会各级组织广泛交流、相互协调、加强凝聚力,通力合作以创造更大的成就。明年是学会换届之年,按规定要完成理事会的换届工作,希望借此能把专业人才选进来,提升依章办会的治理水平。最后他提出,今天的中国在建设新式的现代化,希望大家将人类命运、家国情怀和学术探究有机结合起来,为共同福祉贡献自己的力量。
随后,各工作委员会、专业委员会和省市区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围绕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进行了汇报交流。
按照现场发言汇报和书面汇报相结合的模式,本次会议共有2个工作委员、11个专业委员会、5个省市区研究会的负责人进行了汇报发言。分别是:教育与普及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徐治立教授、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崔伟奇教授、科技与社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王健教授、科技方法论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樊阳程副教授、科技哲学史(自然辩证法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刘劲杨教授、农业哲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尹北直副教授、化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朱晶副教授、易学与科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朝辉老师、工程哲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大洲教授、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田松教授、科技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夏劲教授、科学与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袁园副教授、博物学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徐保军副教授、河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韩来平教授、黑龙江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程伟教授、山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秘书长尤洋教授、云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名誉理事长诸锡斌教授、重庆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邱德胜教授等。
大家围绕组织建设、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学科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决策咨询、宣传普及、编辑出版、会员发展与服务等方面,对2022年的工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对2023年的工作进行了筹划和安排。
会议最后环节,研究会副秘书长崔伟奇教授做了会议闭幕讲话。他指出,各工作委员会、专业委员会和省市区研究会的工作,紧密结合国内国际发展形势,准确把握自己的工作定位,体现了自然辩证法人特有的情怀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当前,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是我们各项工作的总基调,我们自然辩证法界过去取得了非常好的工作业绩,展望未来,他提出四点感想:一是要夯实基础,明确学科史、教材建设、学科发展报告的重要性,持续推进相关工作,只有把握基本阵地,才能行稳致远;二是要聚焦前沿,以学术工作委员会为标杆,聚焦科技前沿、经济社会发展前沿,不忘自然辩证法的初心和使命;三是要开拓创新,中国自然辩证法是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两科联盟,包括跨学科、跨领域的传统,我们要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四是要奋发有为,虽然我们在发展中会遇到各种风险和挑战,会遇到各种困难,但我们要守正创新、砥砺前行,取得属于我们中国自然辩证法自身的成就和辉煌。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秘书处 供稿)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学专业委员会举办
“科学技术学与中国式现代化”2022年学术年会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新时代肩负新使命,新征程面临新挑战,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关键,中国的科学技术学应当勇立潮头,勇挑重担,为科学技术学的理论研究做出积极贡献。
  12月3日,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学专委会(以下简称:专委会)通过在线会议方式成功举办了“科学技术学与中国式现代化”2022年学术年会。会议围绕3个议题展开研讨:人类面临的科技与社会的共同问题是什么?;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体现在哪里?;科学技术学能够为这些智慧、方案和力量的挖掘做出怎样的独特贡献?会议分设青年论坛、科技伦理、现代科技与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前沿的哲学研究4个专场。国内外近20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其中来自美国、英国等地的年轻学者、留学生同国内科学技术学领域的研究生近百人在线交流,共享学术盛宴。本次学术会议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承办。
  专委会秘书长王程韡主持开幕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学院执行院长石云里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向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希望通过举办学术年会加强海内外专家学者的交流沟通,进一步推动科学技术学的研究发展。专委会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学院科技哲学系执行主任徐飞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与大家共同回顾了专委会二十年来的发展历程,通过生动案例分享了科学技术学在我国建制化发展过程中众多专家学者通力协作不懈努力的丰硕成果,面对疫情影响,希望大家能继续通力协作,以学术会议、青年论坛等多样化的学术交流方式,传承科学技术学专委会面向科技与社会现实需求,执着学术探索创新的传统,推动科学技术学研究持续向前。
  近年来,科学技术学专委会克服新冠疫情带来的诸多困难,坚持科研服务发展,创新服务建设,以学术交流为纽带,与国内外学术同行始终保持积极的交流沟通与研讨,持续增强学术服务水平,本次会议也将对后疫情时代我国科学技术学的研究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次学术年会回顾:
  【主旨报告单元之一】
  李正风教授(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从三个观点引出三个问题。科学技术作为推动人类现代化的决定力量,如何看待科学技术的力量,科技应该应用在哪些方面;社会变革需要不断变化的科学技术的力量。怎样维系这种力量;最后,现代化进程中科技作用的价值反思也值得各位科研工作者进行思考。
  周程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科技哲学教研室主任、医学人文学院院长)通过对苏伊士运河与霍乱的检疫,从英法德几国围绕霍乱检疫的政治角逐的不同解读,探究科学背后国家、政府、政策之间的影响。
  段伟文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科技哲学研究室主任)从认知动力学角度重新解读无知,一般认为无知应该被克服,无知导致愚昧,但无知其实是一种科学发展的动力。无知学是对无知的制造、知识遗失和遗忘的研究。
  【主旨报告单元之二】
  李春成(天津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认为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化的动力既来自于科学技术自身内部的运动规律,也来自外部的社会需求,特别是经济、技术竞争的拉动。从五个角度详细介绍了科学技术体系化的动力机制。
  胡志强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认为公众对专家的识别、公众对专家的态度、公众对专家证言的接受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分歧,甚至出现混乱。因此,从认识论角度分析公众与专家的关系问题,可以帮助公众更好地判断专家的可信性、理清外行-专家问题。
  刘立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提出应借鉴国际学术成果,充分运用“六个坚持”的立场,推动中国自主科学技术学知识体系的建立。新时代新征程,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陈悦教授(大连理工大学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所所长)以“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科学学再思考”为题,从物质精神、和谐共生、和平发展、共同富裕等几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底层逻辑与科学学底层逻辑的结合问题。
  姚大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科技史综合研究室主任)为本次会议带来“书写在大地上的科学技术学”的主题汇报,从另一个角度介绍了我国科学技术学的起源、发展与创新,为大家带来启发性思考。
  王金柱教授(安徽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对脑机接口技术前沿发展进行了介绍,聚焦该技术引发的数据隐私问题,从范畴认知、伦理治理以及政策规范等方面为大家作了细致的分析。
【青年论坛之一】
  陈泓邑(云南大学哲学系讲师)以精准医学为切入点,深入分析有价值的疑难何以转化为科学问题。通过考察科学与价值二分的历史渊源,引入科学问题的界定与应用范围,介绍了重制证据等级与推理风格,探讨了临床实验得以实施的可能性条件。
  王晨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哲学系博士研究生)通过对河南省伊川县进行的实证研究,以计划行为理论、风险感知理论、威慑理论为基础,建构研究模型,分析了农民网络虚假信息甄别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政府、个人与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建议。
  章邵增(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助理教授)、陈茁(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博士研究生)将约旦河谷的防洪墙与当今水电站相结合,探索知识交流和创新的可能性。结合我国工业发展,提出中国标准要走出去,需要实践与知识相结合。
廖苗副教授(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基于理论与个案,提出公众参与技术评估的目标应该是补充专家知识、提升社会认知、保障公民权利,而制度化会带来批量化的公众参与实践。
  【青年论坛之二】
  许辰佳(伦敦大学人类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特聘副研究员)基于SSK视角,分析居民膳食指南中有关牛奶的科学知识,通过对产学研利益与共的社会背景分析,提出喝牛奶补钙成为喝奶强国的核心环节,但喝奶补钙的知识还需要进一步探讨与确证。
  胡甦(爱丁堡大学社会学博士、北京科技大学博士后)首先对科学物质的生成进行界定,认为科学让物质从混沌中脱离、被辨认,并回答本体论问题。然后引出实验室如何形成这种认知,并由此进行了冶金考古的案例分析。
  徐秋石(清华大学哲学博士&康奈尔大学联合培养、南方科技大学助理教授)介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噪音现象。认为噪音与资本相联系,体现出一种权力关系。噪音现象的背后也体现出技术发展的弊端,技术在资本社会解决问题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引发了更多力度更强、更为致命的问题。
  胡万亨(康奈尔大学科学技术学系博士候选人、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STS项目访问研究员)将研究聚焦于算法与医学的结合,基于田野调查,探讨放射科医生对算法的使用与参考,以及由此引发的人工智能哲学思考。
  【青年论坛三】
  傅梦媛(东京大学博士研究生)从“微塑料”话题出发,对日本期刊杂志进行了统计定量调查。
  贺久恒(康奈尔大学科学技术学系博士研究生)聚焦于AI技术,重点分析了围棋AI的发展、问题及现状。
  邢麟舟、杨枭、王心怡分别分享了自己在佐治亚理工大学、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STS专业的学习与日常。
【专题分会场:科技伦理】
  杨珊珊(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从内在逻辑、作用机制、实践路径几方面探讨了科技伦理治理的可实现性及重要性,特别强调了“科技社团”即科技社会团体的作用,阐明了科技伦理与新时代科学共同体的使命之间的联系。
  刘成科(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特任教授)带来了“基于技术层级的主题悬置与责任锚定——以自动驾驶汽车为例”的报告,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强调了技术嵌入与责任锚定,并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以推动伦理共识、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
  汪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哲学系博士研究生)在“基于价值嵌入的医疗人工智能伦理规制研究”报告中,结合政策背景详细介绍了从体制改革到技术赋能的选题意义与相关前沿研究进展,对医疗人工智能可能引发的伦理问题提出了一套可行的伦理治理框架。
  刘天语(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在“‘算法制’伦理:数字社会的组织伦理新向度”报告中,由算法作为数字社会的核心技术架构带来了诸多伦理与风险挑战这一研究背景,引出新型数字劳动秩序这一研究主题,对算法组织形态的证成逻辑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专题分会场:现代科技与马克思主义】
  王春梅教授(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带来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内涵与意蕴”的主题报告,强调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系统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对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开放分别作了细致入微的讲解,进一步阐释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深刻含义。
  郭思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哲学系博士研究生)以“科学热词转换与科学前沿研究的更迭”为题的报告引起了与会嘉宾热烈的讨论,通过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从不同学科研究前沿的鉴别到跨学科科学前沿的考察为分析角度,深入阐释了“种种科学热词此起彼伏,而科学的前沿究竟在哪里?”这一主旨问题,最后引入有关“社会如何能更好促进科学发展”的思考。
  施天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带来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的现状、热点和展望——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报告,从文献计量的角度对当前国内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的文献进行了综合分析,形成可视化知识图谱后进行解读,并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刘超群(南开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报告了“现代性的启蒙:《自然辩证法》中的辩证实现观”,分享了重读恩格斯《自然辨证法》,对其辩证现实思想的重新思考与反思,阐释了辩证现实观对现代性的启蒙意义。
  【专题分会场:科学技术前沿的哲学研究】
  武大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哲学系博士研究生、西南科技大学讲师)以“资本介入科学活动的负面影响及其应对”为题,对科学活动中尤以期刊杂志在论文收录过程受资本介入影响的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了揭露和抨击,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理应对建议。
  闫禹宏(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报告了“中国新时代公民身份的内涵”,对公民权、公民身份、公民资格进行了词义辨析,进一步对其哲学意义上的身份内涵进行了阐释。
  孙守领(安徽省委党校博士后)带来了“庄子的技术治理思想及其当今启示”的报告,对庄子哲学思想中涉及的技术治理相关内容进行了解释与提炼,结合当今时代背景对其应用意义融汇,具有启发性。
  王经民(中共陕西省委党校硕士研究生)以“身份认同视域下元宇宙技术对国家间关系的可能影响探析”为题,报告了在身份认同视域角度下对国际政治行政关系中元宇宙技术可能产生的作用与影响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朱伟康(安徽大学哲学院硕士研究生)报告了“人工智能革命与哲学的融合”,从科技革命对哲学思想带来的影响与哲学思想是否能够一定程度上对科技的进步带来指导两个角度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回顾与展望了人工智能发展与哲学融合的实践与可能。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学专委会供稿)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3年第2期要
(2023年2月18日出版)
 
米尔斯坦因果相互作用种群个体论的提出及其实在论辩护……………肖显静,张亚玲
道德非认知主义的困境………………………………………………………………李大山
信任人工智能何以可能?……………………………………………包傲日格乐, 曾  毅
科技决策的延伸性问题何以解决?
 ——兼议柯林斯的专家决策理论………………………………………邱德胜,罗译泓
Science概念汉译和接受史考辨…………………………………………胡卫伟,张  旭
 
科技社团与科技伦理治理沙龙综述

2022年11月17日上午,由北京科技社团服务中心主办、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北京市科协前沿科技伦理与公共政策智库基地、北京市科协科技社团与公共政策专业智库基地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青年工作委员会联合举办了“科技社团与科技伦理治理沙龙”。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燕山大学、北京应急管理学会以及市属兄弟学会和社会各界专家学者等50余人参与线上交流,本次沙龙由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秘书长孙涛主持。

北京社团服务中心副主任郭一涵到会并发表致辞指出,本次沙龙会议正值全党全社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和市科协前沿科技伦理与公共政策智库基地搭建科技社团与科技伦理治理沙龙交流平台,既是贯彻落实两办印发《关于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的重要举措,又在积极探索科技社团在科技伦理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推动科技创新、科技人员的价值引领具有重要意义。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市科协前沿科技伦理与公共政策智库基地首席专家、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李建军教授在致辞中首先感谢北京科技社团服务中心对本次沙龙活动的大力支持,指出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作为交叉学科类的科技社团,拥有众多从事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与社会等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对于科技社团的组织建设和科技伦理治理等相关问题的研究研究有较深厚的专业基础,今天的沙龙将科技社团与科技伦理治理两大主题凝聚在一起,对探讨科技类社会组织参与科技伦理治理工作意义重大。市科协科技社团与公共政策专业智库基地首席专家、北京科技大学潘建红教授指出,通过沙龙活动对科技社团参与科技伦理治理这一前沿研究领域展开深入的交流和研讨,对当代多元科技伦理问题的消解、对新时代科技社团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本场沙龙是一次跨界学术交流,是一次开拓创新、与时与时俱进的沙龙会,也是相互激励、共同提高的促进会,希望通过深度的研讨与交流,凝聚共识,推进专家间的交流与合作。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秘书长赵月刚博士在代表总会发表的致辞指出,随着《关于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的出台,社会各界掀起了研究和讨论的热潮,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组织积极参与,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作为交叉性学会,凝聚着一大批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可以进行跨学科交流和探索,在开展科技伦理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公众的科技伦理意识和加强科技伦理的理论研究、参与国际性科技伦理重大议题的研讨和规则制定等方面会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沙龙会议分为两部分,分别由潘建红教授和孙涛秘书长主持。
李建军教授首先从科技社团参与科技伦理治理的历史回顾、主要机制和可能面临的问题”三个方面,对“科技社团参与科技伦理治理的机制及可能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探讨。李教授指出,科技社团参与科技伦理治理最早可以追溯到二战前后科学家对原子弹研制和使用后果的反思和关切。为了防止原子技术滥用和非人道灾难的发生,原子物理学家通过组织地区科学家协会和全美科学家协会联合会的形式,向社会各界传播有关原子弹技术扩散和使用风险的知识,呼吁政府和社会禁止在战争中使用核技术。与之同时,相关领域的科学家和科技类社团分别通过制定和发布“关怀和使用实验室动物指南”、《赫尔辛基宣言》等研究伦理规范,以及组织类似讨论重组DNA技术研究安全风险的“阿西洛马尔会议”等形式参与科技风险预警和科技伦理规范的制定。通过对英国皇家学会和美国科学院和中国科技社团等参与科技伦理治理活动的研究,李教授将科技社团参与科技伦理治理主要机制概括为科技风险预警、参与科技伦理规范的制定、决策咨询功能、组织开展科技伦理治理理论研究、面向社会开展科技伦理治理知识普及和宣传等五种机制,并就科技社团参与科技伦理治理可能面临挑战,如科学文化壁垒和利益冲突、参与能力和视域、参与的体制和机制”等方面的挑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通过科学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重建、加强跨学科交流和科技伦理预警、反思和对话能力建设、完善科技社团参与重大科技风险治理和公共决策、伦理教育的体制建设和制度安排,以及促进科技社会在科技伦理治理中更好地发挥重要作用的建议。
张文霞研究员做了题为“明规范、建机构、强队伍,更好发挥机构伦理(审查)委员会‘守门人’作用”的报告,她在回顾我国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建设历程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我国科技伦理委员会建设的几个关键议题,包括机构伦理(审查)委员会的定位和职责设定问题、伦理(审查)委员会的能力建设和影响力问题、科技伦理审查工作的质量管理和效率提升问题、科技工作者的认同和参与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夯实科研伦理治理组织基础的政策建议,包括加强宣传和培训,引导各地、相关部门和机构正确认识机构伦理委员会“守门人”的角色和责任,积极推进重点领域科研伦理审查制度和审查机构建设,完善科技计划管理、论文发表等环节的伦理审查制度,以及多措并举加强科研伦理审查人才队伍建设。
燕山大学的鲁云鹏从科技社团的角色匹配和功能分析的视角将科技社团在科技伦理治理中的主要功能概括为科技工作者行为自律的“监督人”、治理主体间相互协同的“粘合剂”和政府高效开展科技伦理治理的“智囊团”。他指出,科技社团肩负着通过学术交流、学术评价、学术规范活动等引导学术发展方向、规范学术行为、实现科技工作者民主意思表达、促进科技与社会良性发展的重要职能,与科技伦理所倡导的规范科技工作者行为、消除或避免科技负效应、平衡科技发展与社会伦理道德间的张力、构建和谐共生的内在秩序本质上高度耦合。科技社团参与科技伦理治理会成为和价值观、行为规范与制度设计相关联的一种伦理治理形态。
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潘建红教授分析了科技伦理的内涵与研究维度,从科技、伦理及规范等三个层面讨论了科技伦理问题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他指出,要切实增强科技社团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同时要关注其社会性和学术性的特点。科技社团在科技伦理治理中拥有发挥独特、不可取代的作用的优势,可从促进科技界自律、推动制定伦理标准、提供专业咨询与审查及推进科技伦理教育等方面加强科技社团发挥科技伦理治理的作用。
刘永谋教授从新冠疫情治理谈起,提出要警惕新科技治理滥用的问题。他指出,伪技术治理打着科技之名,号称用新科技进行治理,但实际贯彻的却是其他目标,尤其是攫取利益和权力,而非技术治理追求的提高社会运行效率。在当代社会治理活动中,必须警惕“非科学的专家政治”的危害,避免伪技术治理牵涉到国家治理体系完善和治理能力提高的方方面面,为此必须树立正确的科学技术观念,警惕知识权力失去控制,防止技术治理沦为操控和保证新科技为人民服务。
邬晓燕教授在“风险社会与科技治理变革”的报告中讨论了风险社会的理论指向及其核心思想,她从科技发展的风险悖论、科技风险成为最主要的风险形式、科技风险生成根源三个维度阐释了风险社会的理论蕴含,指出科技治理的范式变革要求实现从科技风险管理到科技风险治理的范式变革,关注中国现代化的风险情境与科技治理创新。而科技治理的创新也实现了从科技管理向科技治理的转向,促成了从科技伦理研究向科技伦理治理转向。在此基础上,她提出提升科技伦理治理能力的五大着力点,即分层推进公众科技伦理教育,完善科技公共政策协商治理通道与可及性,探究科技伦理治理与科技治理伦理关系,关注前沿科技伦理治理的中国语境、中国问题、中国特色,加强数字治理、能源转型、智慧城市等具体现实问题和实践案例研究。
范春萍教授从科技社团的职能、相关国内外科技社团的章程和条款、规范与治理落实三个角度探讨了科技社团规范与科技伦理治理问题。她指出,科技社团作为一种建制化的科技职业共同体,依特定的目的和章程而设立、进行规范管理,履行职责义务,实现预期的对内和对外职能。她还以中国工程师学会章程、中国化工学会工程伦理守则、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章程和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协会(IEEE)伦理章程的相关条款为例,提出科技社团在履行科技伦理治理职能时,应设定可操作、与时俱进、可具体落实、奖惩分明的条款规范。
尤秋菊研究员从国际组织参与科技伦理治理情况、我国科技社团参与科技伦理治理现状、科技社团如何更好的发挥作用三个维度讨论了科技社团如何参与科技伦理治理问题。她从国内外医学、生命科学、人工智能和其他学科领域的科技社团参与科技治理情况入手,提出我国科技社团应该在科技伦理治理中发挥“组团队”“建标准”“搭平台”的作用。
在本次沙龙活动中,各位专家畅所欲言,对科技社团参与科技伦理治理的历史、现状、问题和对策提出了富有启发性的理论观点和实践建议,并指出了可进一步探讨一些理论问题,达到了会议预期的效果。沙龙在良好的交流互动气氛中圆满结束。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研讨会

暨第七届北京高校自然辩证法教学研讨会

2022年11月26日,为了进一步促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持续开展“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交流,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北京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会、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举办了“第七届北京高校自然辩证法教学研讨会”。会议在线上开展,来自北京及其他省市高校的一百多名师生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1)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自然辩证法概论”课教学建议;(2)自然辩证法教学改革的回顾与反思;(3)自然辩证法教材体系如何被转化为教学体系;(4)“自然辩证法概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如何建构和实施;(5)“自然辩证法概论”数字课程如何构建和实施。
开幕式由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风帆教授主持。
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丁云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此次研讨会是贯彻党中央、教育部、北京市委和市教工委工作部关于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研究和教学走深、走实的重要举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她介绍了学院及研究生“思政课”教研室的发展情况;欢迎参会师生,感谢长期以来支持关心学院发展的各位领导专家。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秘书长赵月刚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学习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本次会议紧扣时代主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期待研讨会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把握自然辩证法的课程定位,谋划自然辩证法教学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推进新时代自然辩证法的教学改革与发展。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李建军教授在致辞中,回顾了北京高校自然辩证法教学研讨会的开展情况。他认为,自然辩证法课程作为高校“思政课”之一,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和科学方法教育、弘扬科学家精神和科学伦理教育等多种功能,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课程之一。今天的会议主题与“二十大”精神相结合具有重要意义。他希望各位专家学者为自然辩证法教学贡献自己的智慧,共同推进自然辩证法教学工作的开展。
北京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会副理事长李东松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思想政治课教师的首要任务。中国自然辩证法的理论研究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结合紧密,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同时,需要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机融入自然辩证法的教学中,从学科的特色出发,帮助学生们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主题中的重要内涵。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教育与普及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徐治立教授在致辞中认为,多年来,北京高校自然辩证法教学研讨会立足北京,辐射全国,意义凸显。他表示,在自然辩证法的教学中,要将“二十大”精神全面、系统、深入地领会,同时要与时俱进地守正创新,结合前沿的科学问题,这是自然辩证法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任务与使命。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张明国教授在致辞中,对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各位老师的辛勤付出表示了感谢。他认为,本次会议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线上的会议形式,突破了地域限制,拓宽了交流范围。各位领导的致辞为本次会议确定了重要基调,在此基础上,各位教师结合自己的本校情况和教学经验进行广泛交流,预祝取得预期成果。
开幕式结束以后,共进行四个时段的发言。
第一时段由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孙涛秘书长主持。(1)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段伟文教授,从“科教兴国、创新驱动、人才强国三位一体”、“以人民为中心的科技创新”、“依靠科技创新促进新发展理念”、“支持优势科研成果的研究创新”和“以高质量创新推动跨越式发展”五个方面出发,阐述了中国的科技创新与中国式现代化之路。(2)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刘永谋教授以“自然辩证法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为题,强调学生要避免与时代的脱节,避免对本土的忽略,避免错误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消除两种文化的隔阂。同时,要博学慎思,由专学转向通学、思辨转向写作,转向对科学的批判,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最后,要结合科学普及弘扬科学精神,做科学的守护者、传播者、追随者,做封建迷信的反对者。(3)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邬晓燕教授主张,二十大报告重点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本质要求,科技创新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科技治理创新则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自然辩证法教学要抓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主线,探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树立正确的科技观和科技价值观、考察科技创新实践与方法、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关注科技治理的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等问题,突出“科技、教育、人才系统统筹”的教学重点,在原理阐释基础上与时俱进全面融入科技创新与科技治理的最新方针政策,结合京华大地上发生的生态文明、科技创新、数字赋能等典型示范和实践案例提升教学实效性,将学术研究与案例开发、决策咨询进行有效结合与转化。(4)新疆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盛新娣教授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教师要将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相关论述融入到教学中,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不断提高辩证思维能力;要将“二十大”报告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加强科技创新的方法论研究、注重营造科技创新的文化氛围、大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推进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建设、坚持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中党的领导等创新发展和科教兴国的论述融入课程中,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性人才、产出创新性成果等内容进行深入解读。(5)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风帆教授主张,要从三个维度,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自然辩证法课程:首先要以“六要”为自身素养的根本遵循做好教学;其次要紧扣“二十大”报告的原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本以及哲学经典文本与学生一同讨论;最后要通过“问题导向”与“对话式教学”等途径,鼓励学生提出质疑与讨论,深入挖掘课程内容。(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徐治立教授在点评中指出,各位发言的理论性很强,围绕“二十大”精神如何融入自然辩证法课程做很好的阐述,给予了与会人员诸多启发;很好地将自然辩证法概论的原理与教学方法做了有机结合。
第二时段由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娜教授主持。(1)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吴文新教授认为,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蕴含着自然辩证法关于自然、科技和社会关系的方法论值得我们高度重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特征中蕴含着人口、自然、环境与社会协调统一、共生共进的辩证法,我们要深入挖掘充分论证;在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中,自然辩证法理论和方法要发挥引领和指导作用;自然辩证法要为健全完善更加人性化和符合创新规律的学术和人才评价体系出谋划策,以强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人才支撑。(2)北京协和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新庆教授探讨了如何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混合式科技哲学教改的探索。他指出,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是教改的关键,一定要提前给学生教案学习,上课时主讲重点难点,同时进行分组讨论,督促学生课堂课下阅读原著,建立平台给学生课后讨论,从而使学生能够形成哲学思辨的习惯。(3)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万长松教授主张,要将科学家精神融入到教学中:讲清楚建设科技强国为什么需要科学家精神;讲清楚什么是科学家精神,尤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科学家精神;要把科学家精神融入中国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教学。(4)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巍副教授讲述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的必要性(意识形态的积极传导)、内容提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可行路径(教学目标、方式与案例教学)。(5)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徐志宏副教授介绍了本校“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的教学概况,团队及难点。首先,该课程的教学理念始终秉持“立德育人”之宗旨,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基本立场、框架和方法,审视人与自然、科技与社会等核心议题在时代中的变化。其次,教学团队年龄结构合理,在统一课程大纲的基础上发挥个人特色,成员之间及时就教学方法进行交流,形成良好团队氛围。最后,虽然客观上存在着课时短的困难,但用生动有趣、与实际结合等有效方法,还是能实现教学目标。(6)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佳副教授认为,自然辩证法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学科。目前,自然辩证法教学遇到的矛盾是:学时少与内容多的矛盾、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矛盾、传统教学与新兴模式的矛盾等。对此,要把握八个统一的教学原则,在教学内容上突出政治性、教学方式上进行主题式整合,以“问题链的模式”进行教学改革。(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刘立教授在点评中指出,发言者们从宏观角度谈如何将“二十大”内容融入课堂;从具体操作上讲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教学问题,这两方面都有很强的操作性、可复制性。
第三时段由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巍副教授主持。(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刘立教授主张,要从“二十大”精神中的“六个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推进新时代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创新;要准确把握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的内涵意义,将“六个坚持”应用到构建中国特色、中国自主的自然辩证法的知识体系、科技哲学知识体系、科学技术学的知识体系中。(2)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闫宏秀教授在发言中,结合本校教学的实际情况,探讨如何将“二十大”精神融入课程。她指出,首先,学院积极开展集体备课会,对融入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其次,结合上海交大课程系统,以问题嵌入的方式,促进学生在课后,对“二十大”精神的进一步学习;最后,融合时代问题与学术研究,以学生为主体,借助学科力量,搭建技术史与人类未来工作室,从技术发展与社会过程切入,将科技发展方向与国家大政方针相结合,开拓视野,以全过程全方位的“思政课”“售后服务”模式,让师生大循环步入正轨:“思政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思政课”堂外,学生讲老师听,进而让学生每个45分钟都变得值得。(3)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徐保军教授探讨了“自然辩证法教研的守正与创新”。他针对自然辩证法课程面临的课时少、内容多的问题,主张将自己的研究与教学结合起来,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点,用具象化的案例为大家讲解理论化的知识。(4)中国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宏春副教授从“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的区别”、“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原则”、“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方法与程序”以及“探索与改进”出发,探讨了“自然辩证法课程”教材体系如何向教学体系进行有效的转化。(5)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姝艳副教授认为,要把握好自然辩证法融入“二十大”的基本原则,如先学后教原则、全面性和重点性结合原则、内容融入和精神涵养统一原则;要在教学设计中融入契合内容,如世界观和方法论,生态和科技领域的历史性成就等;要把握教学具体建议融入路径,尤其是要突出“思政课”教学意义。(6)山东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贾强副教授认为,要从专题精讲、小组汇报、案例解析三种方式出发,打造《自然辩证法》教学一体化的生态链;要以现代化科学技术为基础,实现教学全过程“师-生”价值重构,形成教学全生命周期开放闭环共享生态系统,通过课程创新、师生翻转,创造全新教学价值和教学实效的新一代教学形态。(7)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晏萍老师介绍本校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小班教学、学生座谈会、课堂汇报等方式;同时结合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问题,为学生正确理解科技本质、科技的社会效应以及科研方法,提供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视角。(8)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万长松教授在点评中指出,发言者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不论是将“二十大”精神融入到自然辩证法教学的教学方式,还是根据自身学校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都为与会教师如何推进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第四时段由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全喜教授主持。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魏海香副教授认为,本次会议对于自然辩证法的青年教师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培育渠道;在将“二十大”精神融入课堂教学中,与会专家提供了三个具有借鉴意义的方向:在内容上结合生态、科技和人才的主题;在教学方法上强调结合科技发展前沿和社会现实问题;在培养目标上指向了培养中国式现代化科技人才。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樊珊珊老师认为,要将“二十大”精神融入自然辩证法课堂,要进行理论阐释,把深刻理论讲清楚、讲透彻;要进行体系建构,构建完善的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要提倡方法创新,根据实际情况发展有效的实践教学。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全喜教授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为大家介绍了北邮的课堂组合方式、教学科研结合方式等经验。
最后,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北京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明国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他认为,本次会议主持规范,内容丰富;发言坦诚,特色鲜明;点评到位,启示明显。他主张,在融入内容上,要将“二十大”精神中的“中国式现代化”、“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战略等和课程内容相结合;在融入方法上,要按照即将修订的教材(正在根据“二十大”精神进行修订)进行融入;要根据“二十大”精神设立一些新的专题和新的案例进行融入;要根据“二十大”精神修改自然辩证法MOOC内容。他提议,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在继续召开教学研讨会的同时,考虑举办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教学培训等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积极和其它省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教学工作委员会联合举办跨省市的自然辩证法教学研讨会,以便吸收更多的教师参加,加强思想的碰撞交流,不断拓展会议的影响力,进一步推进自然辩证法教学事业的发展。
 
  (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风帆、杨桦、赵慧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