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刊物——工作通讯
工作通讯2021第6期243
2021年-07月-09日

目 录

--

  推进中外技术哲学的交流与合作

  ——CSPT与SPT首次高层对话纪要.......................................................1

  2021年中国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学术年会

  暨首届儒释道文化与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北岳恒山高峰论坛召开..................5

  弘扬环境哲学伦理学的观念基础作用 推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2021年中国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学术年会暨首届儒释道文化与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北岳恒山高峰论坛倡议..............................................................................................8

--

  上海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会员大会

  暨2021年“科技伦理与人的发展”学术年会召开..............................................12

--

  中国共产党百年与自然辩证法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庆祝建党100周年、研究会成立40周年大会

  暨2021年学术年会征文通知.....................................................................15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科技百年变迁与发展论坛”通知........................................16

  第十八届全国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通知........................................17

  关于召开第五届全国物理学哲学学术研讨会的通知(第一轮)........................18

  第七届全国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论坛通知(第一轮)............................................20

  建党百年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历程和科技哲学的未来展望

  首届长三角论坛学术年会通知(第一轮)........................................................21

  “建党百年历程与科技与社会(STS)的和谐发展”

  第13届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通知(第一轮).......................................23

  第二十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通知(第一轮)................................................25

  责任编辑:朱欢欢 2021年第6期 总第243期

 

  推进中外技术哲学的交流与合作

  ——CSPT与SPT首次高层对话纪要

  2021年4月26日下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技术哲学专业委员会(CSPT)与国际技术哲学学会(SPT)的首次高层对话”如期举行线上交流会议。参加对话交流会议的国际技术哲学学会(SPT)代表为SPT现任主席、荷兰特温特大学哲学系教授Pieter Vermaas及继任主席、美国康奈尔大学威尔·康奈尔医学院教授Inmaculada Melo-Martin,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技术哲学专业委员会(CSPT)的代表为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兼技术哲学专业委员会(CSPT)主任陈凡教授等。

  会议由CSPT主任陈凡教授主持并致辞。陈凡教授认为,自2001年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技术哲学专业委员会(CSPT)就开始与国际技术哲学学会(SPT)开展了正式的学术交流,陈凡教授作为中国CSPT的第一位正式代表参加了在苏格兰阿伯丁大学举行的“第12届技术哲学国际会议”,从此以后CSPT与SPT的学术往来日益增多。特别是2015年“第19届技术哲学国际会议”首次在欧美之外的其他国家举行,就来到亚洲、来到中国的东北大学,这次会议对中国与欧美技术哲学的学术交流与促进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前在新冠疫情严峻、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变局的情况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技术哲学专业委员会(CSPT)与国际技术哲学学会(SPT)的首届高层对话”如期举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CSPT与SPT的双方代表在会议上就各自学会的现状、未来发展的方向以及CSPT与SPT双方未来可能达成的合作进行了友好充分的交流协商。

  SPT现任主席Pieter Vermaas教授简要介绍了SPT组织,并就“SPT能够为CSPT做什么”为题进行了发言。SPT(The Society for Philosophy and Technology)是一个独立的国际学术组织,建立于1976年。SPT致力于在技术哲学传统的基础之上,将技术看作人类经验的重要方面以及需要哲学探索的客体,并旨在贡献于技术哲学领域的繁荣发展。该组织的工作范围包括:帮助技术哲学和从事技术哲学工作的学者获得学术认可和社会认可;为技术哲学的学者打造一个充满活力的学术共同体;通过管理出版物、论坛和其他具有公认学术价值的场所,为从事技术哲学的人提供职业支持;推进技术哲学精品教育;为欢迎多样化的观点进入这个领域而打造宽松的环境。基于SPT的基本工作性质,Vermaas教授认为,SPT能够与CSPT共同推进技术哲学的学术研究,在研究工作上通过SPT组织将中国技术哲学学者与欧美技术哲学学者联结起来,进行学术交流和学术研究。同时,SPT也能够帮助中国技术哲学进行学术推广,例如将CSPT的学者、著作和杂志链接纳入到SPT的网站上。最后,SPT也能够为中国技术哲学的工作者和学生提供交流和教育上的便利,使中国的学者和学生能够便利地获得优秀的技术哲学教育资源,并有机会获得SPT提供的奖学金。

  SPT继任主席Inmaculada Melo-Martin教授在发言中就SPT目前的运行方式进行了阐述,并展望了在未来继任后预计对学会运行方式做出的调整。目前SPT主要的运作目标是促进学术内部知识分子、参与技术决策的技术人员、公众(包括媒体)三者与技术哲学共同体之间的互动。因此,学会始终坚持着“包容、紧密联系、共同体、跨学科和学术研究”的价值取向。学会在此理念的基础之上,每两年召开一次国际会议,目前已经举办了21次会议,第22届会议将于2021年6月28日至30日在法国里尔举行。同时学会拥有自己的学术期刊《Techné》,该期刊每年出版三次,用以持续地为我们的技术世界提供哲学思考,对技术系统进行哲学分析,以及对开发中和已有的艺术、工艺、科学和工程进行反思。Melo-Martin教授认为,未来的SPT应当更加注重成员之间的学术张力,在每两年一次的会议之余,进一步增进学术交流与合作。她所提出的设想包括:组建更多的小型工作组和讨论会,为学者提供更多的交流访问机会和资金支持,增进SPT学会同各国技术哲学学会之间的联系,帮助学会成员与期刊和出版商建立更多的联系等。

  陈佳副教授代表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技术哲学专业委员会(CSPT)向SPT的两位主席介绍了CSPT的历史与现状。中国的技术哲学研究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从“技术哲学的本土化”开始起步,1950年至1980年期间,以东北大学陈昌曙教授为代表的第一代技术哲学家从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辩证法出发来研究工程技术哲学的方法论和辩证法等问题,并于1985年正式成立了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技术哲学专业委员会CSPT(Chinese Society for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学会至今已有几百名成员。世纪之交,中国技术哲学开始了“技术哲学的国际化”,开展与国外技术哲学的交流,评述欧美及日本技术哲学的研究成果并有所借鉴。目前,CSPT开始向“技术哲学中国化”的理论转向,学者们基于中国语境并用中外的技术哲学理论来研究中国和世界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中国技术哲学的问题域,包括:技术哲学的基本理论问题、技术哲学的学派问题、当代技术的哲学问题、中国语境下的技术哲学。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CSPT已经举办了18次学术交流会议(两年1次),出版学术著作和译著几十部,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几十项。东北大学科技哲学研究中心作为CSPT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术研究上主要关注技术哲学的基本理论、技术创新和技术方法论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三个研究领域,并围绕技术哲学的研究定期举办技术哲学暑期学院,出版了《技术哲学博士文库》几十部。

  CSPT和SPT的与会双方各自简短介绍后,开始就未来的合作进行了商讨。经交流协商双方初步达成共识,认为未来双方能够共同推进的项目包括:第一,SPT能够筹备一个由学者、编辑和国际期刊共同参与的会议,以推动中国技术哲学的国际推广;第二,SPT与CSPT合作共同建立研究中心,计划筹备若干工作组和研讨会,其中特别包括以中国技术哲学为主体的研讨;第三,CSPT将为SPT提供和搜集中国技术哲学研究者和教育资源的信息;第四,为技术哲学的学者和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访问机会。

  论坛会议结尾,陈凡教授和Vermaas教授就会议交流做了总结发言,他们共同认为本次CSPT与SPT高层对话起到了积极作用并收到了预期的效果,CSPT和SPT都期待双方在现有基础上今后进一步开展共同研究,加强交流合作,促进技术哲学的国际化进程。

  (邬桑、陈佳、陈凡 供稿)

  2021年中国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学术年会

  暨首届儒释道文化与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北岳恒山高峰论坛召开

  不忘初心,一脉相承。五月来临之际,为同庆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追根溯源,重温传统,启迪哲思,共创美好未来,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中国伦理学会环境伦理学分会、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编辑部、山西省道教协会主办,中国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年会组委会、北岳恒山三元宫承办的2021年中国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学术年会暨首届儒释道文化与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北岳恒山高峰论坛于5月2—3日在山西省浑源县北岳恒山三元宫和悬空寺假日酒店顺利召开。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厦门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广西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内蒙古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重庆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山西省道教协会等三十多家科研院所、民间协会的一百余名专家学者汇聚恒山脚下,探究中华传统儒释道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的融合之径。

  5月2日上午9点,伴随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军乐声,论坛在北岳恒山三元宫广场拉开序幕,开幕式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周国文主持,探讨了儒释道思想文化中自然内涵的释义及其共识,提出了中华传统生态文化范式中的原乡伦理。山西省道教协会会长文崇斌、中国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曹孟勤教授、中国环境伦理学会会长杨通进教授致辞,向远道而来的同仁们表示热烈欢迎,南京林业大学曹顺仙教授代表大会宣读了恒山论坛十条倡议,倡议指出新时代传统儒释道文化与环境哲学研究应承担的责任,指明了环境哲学未来发展方向与目标,明确了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研究者的义务与使命。在画龙点睛的舞狮表演后,哈尔滨工业大学叶平教授、北京大学徐春教授、南京林业大学王国聘教授、北京大学郇庆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陆尧研究员、知名儒家学者柳河东、知名佛家学者释离尘做了主旨报告。开幕式在《我和我的祖国》嘹亮的歌声中结束。

  5月2号下午,大会主会场在悬空寺假日酒店召开。第一阶段由曹孟勤教授担任主持,清华大学卢风教授、广州大学常向阳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耀南教授、厦门大学许肖梅教授向大会做报告。第二阶段由叶平教授主持,山西省道教协会副会长崔罗飞、沈阳工业大学李世雁教授、南京林业大学曹顺仙教授、内蒙古大学李笑春教授和博士生胥洁发言。两个阶段分别设有五分钟提问环节,供各位师生交流探讨。第三阶段,由周国文教授主持,南京林业大学学报朱凯主编、厦门大学学报蔡永明主编、南京工业大学学报张爱梅主编进行发言,介绍了各自学报的主题、内容方向,与在座学者面对面交流,欢迎在座各位专家学者投稿,助力学报发展,为给更多青年学者发声机会。接下来,大会分为两个分会场,分别在悬空寺假日酒店大小会议室举行,大会议室由常向阳、苏百义两位教授主持,北京林业大学周国文教授、南昌大学金霞副教授,东南大学博士生左官春,南京工业大学硕士生陈瑞昕,北京林业大学硕士生修慧爽、胡丹、朱迎迎进行发言;小会议室由黄爱宝教授、迟学芳副教授主持,山西财经大学张建辉副教授、杭州师范大学陈杨讲师、清华大学博士生余怀龙、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蒋丽红、北京中医药大学王萍讲师、儒学大师柳河东师生做出了精彩的发言。

  5月3号上午8:30,会议继续进行。第一阶段大会发言由王国聘教授主持,山东农业大学苏百义教授、内蒙古科技大学夏承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吴先伍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叶立国教授、北京林业大学杨志华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徐海红教授分别发言,在座学者教授与每一位发言人交流自己的疑问与困惑,清华大学卢风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叶平教授、北京大学郇庆治教授进行点评。第二阶段大会发言由徐朝旭教授主持,四川师范大学路强副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迟学芳副教授、北京林业大学樊阳程副教授、福建师范大学陈云副教授、山西大学王继创副教授、厦门大学杨胜良副教授进行汇报。短暂的提问交流环节之后,叶平教授、徐春教授、陆尧研究员进行了点评。

  闭幕式由杨通进教授进行主持,知名儒家学者柳河东、哈尔滨工业大学迟学芳副教授进行了分论坛小结,周国文教授做了会议总结,向各位会务组人员与前来参会的学者们表示感谢,并对环境哲学学科的未来发展做了系统展望。5月3号下午,部分师生赴平型关遗址参观,近距离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抗战进程中的伟大胜利。至此,会议圆满结束。

  儒释道传统中蕴含古人丰富且深刻的生态感悟,作为新兴学术焦点的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若要在中国生态文明研究的蓝图中枝繁叶茂,成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的理论支撑,离不开与本土传统的融合。儒释道传统思想若要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则必然要汲取新理论的思想光芒,向马克思主义等科学理论不断靠拢,推陈出新,文化才能更加自信自强。本次会议契合恒山之自然氛围,结合新时代与后疫情时代之特殊背景,符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之会议精神,发扬了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办会主旨。与会人员牢记自身使命,不忘初心,在红绿相映中秉承自然至上理念,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事业一脉相承下去。

  (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 供稿)
 

  弘扬环境哲学伦理学的观念基础作用  推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2021年中国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学术年会

暨首届儒释道文化与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北岳恒山高峰论坛倡议

  2021年5月2—3日,2021年中国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学术年会暨首届儒释道文化与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北岳恒山高峰论坛在北岳恒山三元宫和浑源县悬空寺假日酒店举行。本次学术年会和高峰论坛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中国伦理学会环境伦理学分会、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编辑部、山西省道教协会主办,2021中国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年会组委会、北岳恒山三元宫承办。为促进环境哲学学科完善、推动儒释道融合发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人类智慧文明,与会学者共同提出如下十点共识式倡议:

  一、 重视环境哲学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观念基础作用,因为美丽中国建设需要凸显环境哲学学科不可替代式的存在与成熟稳健长远的发展。从学科产生历史、学术传统积累、全球学界现状、观念理论趋势和现实社会需求来看,把环境哲学列为自然辩证法(科技哲学)的二级学科,已成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在学科布局上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正是在2030年中国社会碳达峰背景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新文科之学科内涵所固有的完善。而从历史发展的脉络以及从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和定位重新审视环境哲学的学科建设,紧密融合环境伦理学和生态哲学的研究视域,培养更多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才,为实现2030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提供科学的哲学理论支持,同时实现环境哲学学科从理论返归实践的理论创新。

  二、环境哲学伦理学研究学者应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红色主线,构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基础。一方面中国环境哲学伦理学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红色基因,结合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际,探寻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智慧;另一方面,中国环境哲学伦理学基于时代背景积极探究绿色生态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脉络,进一步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同时,中国社会广泛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全球环境综合治理提供21世纪中国生态环境优化之方案。中国环境哲学伦理学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思想指导,将红绿相映的精神理念与实践紧密结合。

  三、将中国环境哲学伦理学研究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创新结合,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共产党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导力量,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领导核心,在生态惠民、生态利民和生态为民中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建党100年之际,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创新,促进美丽中国的时代进程,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论新格局,是持续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时代格局所需,也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对生活幸福的追求作为党的理想和责任的又一次重大转变,意义重大。

  四、新时代中国环境哲学伦理学的研究要基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所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中心,探究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势所在以及合理路径。立足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和新征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充分体现了新思想的科学性、指导性和实践性的理论特质,具有强大的实践伟力。

  五、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和交相叠加的文化境遇中,坚持扎根中国大地的观念和实践,凸显环境哲学的在地化和环境伦理的本土化。中国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的生态研究从理性的层面运思,基于概念、命题与理论的角度聚焦人类生存家园及人与自然界之关系的辩证反思,特别是立足后疫情时代世界的剧烈变化,以及由新冠肺炎疫情和全球气候变化再次牵动的有关地球生态危机和世界生态文明关系的反思,启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在世界文明转向中的历史和逻辑诠释,中国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研究者有责任去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智慧模式。

  六、深刻把握中国传统的儒释道之生态文化的精神内涵、观念图谱、地位作用,加强三者融合研究,着重挖掘蕴藏其中的自然理念。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一脉相承,其中儒释道三家的学术内涵构成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是中华文化传统的精义之所在,其所内涵的生态智慧和环境见识,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及新冠肺炎疫情的东方环境哲学伦理学之要义。人类文明的历史发展,以及现代、未来的文明人类的前途,都与儒释道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各以其自身的文化特质发挥着各自的优势,相互补充,相互依存,是成为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不可缺少的文化资源。在美丽中国建设的新时代,我们积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更要注重对儒释道之优秀思想文化资源的解读和传承,积极助力中国社会生态文明建设。

  七、环境哲学与文化研究者应更全面更立体思考传统文化价值。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自然生态思想,是影响我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存在,历经千年历史长河,描述了一代又一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处之道。生态文明建设的加速推进离不开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和大力弘扬。今天,面对保护与建设的重要议题,我们要求诸文化,以对优秀文化思想精髓的深度研究,把握人与自然环境变迁的规律、经验、智慧。

  八、大力加强重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和实践运用。中国环境哲学伦理学是中国生态文明理论的观念基础,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中国论述和中国智慧。生态文明建设既要考虑人类发展对自然的基本需要,又要考虑自然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充分高效利用资源,有效克服片面追求剩余价值的弊端,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在唯物主义的辩证思想与实践思想中,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重塑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基于实践来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倡导绿色发展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增添绿色维度与生态维度,研究生态环境改善的方向,为生态文明提供方法论基础。

  九、环境伦理学必须是以环境保护为目的的伦理学, 具有科学性和社会性,积极探讨和规范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和各种社会关系。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世界,在开放中推进绿色发展,应重视中国环境哲学伦理学在跨文化交流中及东西生态思想互鉴中所发挥的作用。环境哲学伦理学的文化交流应该涉及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从自然存在到文化思维,从环境伦理到自然文学,从生态美学到环境哲学,每一处都蕴含着丰厚的物质观念与精神资源。在文化思想的交融中,中国环境哲学伦理学将不断发展不断汲取优秀的思想精髓,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添砖加瓦。

  十、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高度,在创新中促动可持续发展,强调环境与哲学伦理学的关联,把握哲学伦理学之于环境绿化、美化和优化的影响及效应。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只有形成以创新为驱动的发展方式和经济体系,才能突破经济转型发展中的增长极限,放大科技创新过程中产生的“乘数效应”。我们应该融入大地、珍爱动植物、保护环境,是我们真正领悟自然奥义之后的必然选择。只有走近或走进自然,追忆自然文化,才能理解人与环境。在融入中思考,在思考中创新,感受环境与哲学伦理的结合,在自然环境中感悟哲学伦理,感知生命与生活的意义。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1年第7期要目

  (2021年7月18日出版)

  第三种认知运气 ……………………………………………………………………赖长生

  人工智能应用中的五种隐性伦理责任……………………………………王 前,曹昕怡

  科技成果转化的指标测度和跨国比较研究……………………沈 健,王国强,钟 卫

  赫森马克思主义科学史观的形成与连续…………………………………金俊开,唐文佩
 

  上海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会员大会

  暨2021年“科技伦理与人的发展”学术年会召开

  2021年5月9日,上海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会员大会暨2021年度“科技伦理与人的发展”学术年会在上海理工大学图文信息中心举行。来自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东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17余家学术单位的专家学者应邀出席,进行研究会理事会换届选举并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会议首先由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金瑶梅教授作开幕式发言,她首先代表学校向与会专家学者表示了诚挚的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院的总体概况、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学院研究机构等,同时也希望各位专家学者为学院的发展提出宝贵建议。

  致辞之后进入到大会第一阶段换届选举会议,此次换届会议由上海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李侠教授主持。会议听取和审议通过了上海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所长成素梅教授作的理事会工作报告;听取和审议通过了上海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秘书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计海庆副研究员作的理事会财务收支审计情况报告;听取和审议通过了上海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秘书长、复旦大学杨庆峰教授做的研究会章程修订说明、换届选举工作情况报告、理事和监事选举办法、总监票人和监票人名单及其产生情况的说明;计海庆副秘书长介绍了理事和监事候选人名单及其产生情况的说明等重要内容。

  随后,会议按照规定程序进行了理事会、监事会换届选举。在总监票人东华大学陈敬铨教授宣读了计票结果之后,副理事长李侠教授宣布了新当选的理事、监事名单。

  大会第二阶段举行了新一届理事会第一次工作会议和新一届监事第一次工作会议,选举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和监事长。

  大会第三阶段李侠教授宣布了新当选的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和监事长名单。新一届理事会的主要成员有:复旦大学王国豫教授当选为新任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李侠教授、复旦大学黄翔教授、东华大学王治东教授、华东政法大学高奇琦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计海庆副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朱晶副教授等6人当选为新任副理事长;复旦大学杨庆峰教授当选为秘书长,上海交通大学闫宏秀教授为副秘书长。

  新任理事长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王国豫教授发表讲话,她首先对成素梅理事长对理事会的工作与贡献表示了感谢,随后并以“自然辩证法的初心与未来”为题,和大家分享了成立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背景以及对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深入思考。

  下午的学术会议“科技伦理与人的发展”专场分两个阶段进行。在开始前,新任理事长王国豫教授为研究会顾问、新成立的三个下属专业委员会颁发聘书。首先为成素梅、朱宝荣颁发理事会顾问聘书;接着为李侠、王幼军等颁发科学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副主任聘书;为闫宏秀、杨庆峰、高奇琦颁发技术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副主任聘书;为苏令银颁发科技伦理专业委员会主任聘书。

  学术会议第一阶段由复旦大学杨庆峰教授主持。华东政法大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指数研究院院长高奇琦教授从例外状态:数字世界的规则构建、数字世界中的主权者、数字世界的赤裸生命、主权者决断、例外性权力的来源、破除决断、政府介入的必要性等五个方面讲述了数字世界的例外状态与赤裸生命的深刻含义。

  李侠教授以“关于互联网,国家政策应该做点什么?”为题,为大家分享了物联网政策制定中的认知偏差陷阱、政策应该重点关注物联网革命、物联网生态系统建设中的政策切入点等重要内容,并提出为了推动物联网产业的健康发展,政策应该关注物联网发展的技术路线选择与非竞争性领域的建设的重要观点。

  在由复旦大学徐志宏副教授主持的自由讨论环节中,高奇琦教授进一步生动阐述了数字世界主权权利、数字算法的内在意蕴等,李侠教授从反垄断角度深入分析了政府对企业介入的问题,引起在场师生的高度共鸣与热烈交流。

  会议的第二阶段由上海师范大学王幼军教授主持。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黄翔教授从科学实践哲学视角来解读辩护客观性的两种策略,即非随意性策略和生成性策略,深入解释了客观主义立场与科学实践哲学的关系。

  上海交通大学闫宏秀教授通过上海中青年技术哲学论坛回顾与展望寻找技术时代的哲学密钥,并认为要加强院校的联合和“老教授”的引导,促进论坛的可持续发展,号召大家以哲学的睿智来解码科学技术与人类未来。

  在由上海理工大学郭明哲副教授主持的自由讨论环节,黄翔教授就客观的科学是否就是好的科学、科学实践哲学等内容与在场师生展开了深入讨论,大家受益匪浅。

  学术会议后,上海理工大学期刊管理中心主任董伟向在座的嘉宾介绍了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历史沿革、发展状况、版块内容。作为上海市的优秀学报,学报影响因子提升迅速。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学报也增设了纪念建党百年的专栏,希望大家多多赐稿,助力提升学报的学术质量。

  新任理事长王国豫教授作会议总结,她对今天的学术交流进行了分析与点评,希望研究会在继续发展的同时,也注入更多的年轻血液,并且结合党史来加强学科建设。

  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牛海致闭幕辞,他对今天参会的主办方和所有人员都表示了感谢,祝贺新一届理事会和监事会的成立,希望其发展越来越好,并且希望此次会议能够推动上海理工大学的学术研究发展到新的高度。

  (上海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供稿)

 

  中国共产党百年与自然辩证法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庆祝建党100周年、研究会成立40周年大会暨2021年学术年会

  征文通知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成立40周年和教育部正式发文确定自然辩证法类课程作为全国理工农医科研究生的必修政治课40周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21年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将围绕建党100周年与自然辩证法这条主线举办系列学术活动,其中拟定于10月30-31日在北京举办“中国共产党百年与自然辩证法”为主题的大型学术研讨活动,现向学界征集论文,并择优在《自然辩证法研究》杂志上以专栏形式发表。

  一、征文主题

  中国共产党百年与自然辩证法

  二、主要议题

  1.中国共产党百年与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研究;2.中共领导人和著名科学家论自然辩证法研究;3.中国共产党百年与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研究;4.中国共产党百年与科技社团研究;5.自然辩证法著名事件与人物口述史研究;6.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文献和国际传播研究;7.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的理论与实践及未来创新发展研究;8.自然辩证法学科的教育与教学、课程、人才培养等相关问题研究;9.自然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10.自然辩证法与中国科技百年变迁与发展研究;11.自然辩证法与中国文化研究;12.自然辩证法与前沿科技相关问题研究;13.自然辩证法与中国科技自立自强发展研究;14.自然辩证法与国家“十四五”规划相关问题研究(科技创新、绿色生态、乡村振兴、美丽中国、文化强国、社会治理等);15.其他相关议题。

  三、投稿事项

  1.论文请参照《自然辩证法研究》格式,优秀论文将在该杂志上以专栏形式发表。

  2.投稿发至研究会邮箱:zrbzhf@vip.sina.com,截止时间为2021年9月20日。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2021年3月30日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科技百年变迁与发展论坛”

  通 知

  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使我国“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日起,就担负起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高度重视和关心科技的发展与创新。在这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历史节点,回顾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科技发展与变迁之间的内在逻辑,展望中国未来科技的发展,毫无疑问是一个值得研讨的重大课题。有鉴于此,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办,陕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科技百年变迁与发展论坛”定于2021年7月9—11日在延安召开。欢迎学界同仁莅临参会。

  一、会议主题: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科技百年变迁与发展

  二、主要议题:

  1.党领导下的中国科技体制;2.中国科技百年的结构与变迁; 3.延安时期的科技政策与科技活动;4.延安精神与当代科技发展;5.自然辩证法与中国科技百年变迁与发展;6.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同发展;7.生态文明与绿色科技创新;8.新兴科学技术的伦理问题及其规约;9.当代科技发展与人类哲学思维的变革;10.其他与本论坛主题相关选题。

  三、会议安排:7月9日报到, 10日会议,11日离会。

  四、征稿说明:投稿截至6月25日,请将参会论文(全文或摘要)和参会回执发送至zrbzhf@vip.sina.com。论文格式参照《自然辩证法研究》论文标准规范,投稿时请注明会议名称。优秀论文将在《自然辩证法研究》杂志上发表。

  五、相关费用:本次会议不收会务费,参会代表的交通费和住宿费自理。

  六、会议地点:延安(会议报到地点待确定后发正式通知)

  七、联系方式:丁予聆 010-68598474, Email:zrbzhf@vip.sina.com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陕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1年5月6日

 

 第十八届全国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

  通 知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文化专业委员会拟于2021年8月中旬在湖北省恩施市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召开“第十八届全国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诚邀您莅临会议,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会议主题: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科技文化研究

  征文范围:(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与科技文化创新研究;(2)中国共产党科技文化理念百年演进研究;(3)中国传统科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4)绿色发展理念下的科技文化研究;(5)科技文化创新与新时代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研究;(6)当代高新技术前沿的伦理文化研究;(7)人工智能与文化嬗变研究;(8)工匠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9)全球化背景下的企业科技自主创新文化研究;(10)科技文化基本理论及其传播与普及研究;(11)疫情防控背景下的科技文化建设研究;(12)建构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科技文化条件研究

  回执与投稿电子邮箱:xiajin688@163.com ;747579614@qq.com

  报名参会截止时间: 2021年4月30日

  会议征文截稿时间: 2021年7月31日

  联系人:夏 劲(武汉理工大学) 电话:13071267636

  会议相关事项:

  一、会议时间:8月18日—8月19日

  二、会议地点:恩施职业技术学院

  三、会议形式:专家报告、大会发言、分组研讨、研究生论坛等。

  四、会务费:与会代表交会务费500元;研究生代表交会务费300元;统一安排住宿,往返交通费及住宿费自理。住宿费和会务费由会议承办单位统一安排入住的酒店收取并开具发票。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文化专业委员会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1年3月18日

 

  关于召开第五届全国物理学哲学学术研讨会的通知

  (第一轮)

  随着当代量子科技等物理前沿的不断创新,物理学哲学问题持续涌现。经研究决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物理学哲学专委会、科学技术学专委会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哲学系于2021年10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召开第五届全国物理学哲学学术研讨会,搭建当代科学与当代人文沟通的桥梁,促进物理学家与哲学家的对话与交流,共商我国物理学哲学发展大计,形成物理学与物理学哲学相互促进的良性机制。欢迎对物理学哲学有兴趣的科学家与物理学哲学的研究专家学者与会交流。

  一、会议基本信息

  1. 会议名称:第五届全国物理学哲学学术研讨会

  2. 主要议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第一次、第二次量子革命引发的哲学问题;

  (2)量子计算的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问题;

  (3)量子场论中的哲学问题,包括规范场、代数量子场论等中的哲学问题;

  (4)量子引力理论的哲学问题,包括超弦和其他量子引力理论中的哲学问题;

  (5)当代量子诠释学问题;

  (6)物理学哲学中的其他哲学问题,包括经典物理学、相对论、宇宙学、量子逻辑、物理学思想史等领域中的哲学问题;

  (7)中国科大量子科学系列丛书的新书发布。

  二、会议时间与地点

  1. 会议时间

  2021年10月22-25日,会期两天

  2021年10月22日全天报到

  2021年10月23-24日全天开会

  2021年10月24日晚或25日离会

  2. 会议地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具体报到地点另行通知)

  三、会议主办与承办单位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承办: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物理学哲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哲学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哲学研究中心(筹)

  四、会议论文要求

  1. 参会人员向主办方提交300字中文或者英文论文摘要,截止时间为2021年8月30日。摘要应包括论文题目、部分正文、作者姓名、单位、关键词(3~5个),以及作者简介和联系方式。论文符合学术规范。

  2. 举办单位将在2021年9月10日向摘要提交者发出会议正式邀请函,收到邀请函之后,请参会者在2021年9月25日向组委会提交论文全文,以便印刷论文集,进行深度讨论和互动。

  3. 请通过电子邮件将论文摘要以附件形式发送至:liushenpsy@ustc.edu.cn

  五、会议联系人

  刘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liushenpsy@ustc.edu.cn;15209891220;

  胡绵(华南理工大学),475321070@qq.com;15521479152

  六、说明

  会议费用:大会不收会务费,代表往返交通和食宿费用自理。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物理学哲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哲学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哲学研究中心(筹)

  2021年6月5日
 

  第七届全国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论坛通知

  (第一轮)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办,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专业委员会、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承办的第七届全国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论坛,将于2021年11月12—14日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本次论坛以“新兴科学技术时代的公共政策”为主题,旨在探讨如何从科学技术哲学、伦理学、公共政策学等视角研究新兴科学技术的哲学、伦理和治理问题。热忱欢迎科技哲学、伦理学、科技管理以及公共政策等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会,共同探讨相关议题。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专业委员会将在本次会议期间进行换届选举工作。

  一、会议主题:新兴科学技术时代的公共政策

  二、会议主要议题

  1.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的基础理论问题;2.科技史、科学文化与公共政策;3.生态文明与绿色科学技术创新政策;4.生物科学技术的哲学、伦理与治理问题;5.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的哲学、伦理与治理问题;6.核电站和核废料的风险评价与决策;7.其他相关议题。

  三、会议时间及地点

  1.时间:2021年11月12—14日(12日报到,13日和14日上午正式会议,14日下午离会)

  2.地点: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

  四、会议回执、摘要或论文提交

  请参会代表于2021年10月1日前将论文全文或摘要以及参会回执,以电子邮件方式提交至联系人邮箱。论文将收入会议论文集供大会交流。

  五、会议费用:本次会议不收取会务费,参会人员的往返交通费和住宿费自理。

  六、会议联络人 陆群峰:18257283602,luqunfeng1981@163.com。

  主办单位: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承办单位: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专业委员会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

  2021年4月23日


  建党百年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历程和科技哲学的未来展望

  首届长三角论坛学术年会通知(第一轮)

  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响应国家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推动中国特色的自然辩证法和科技哲学的创新发展,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上海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江苏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浙江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和安徽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联合主办的首届“长三角论坛”,将于2021年11 月6—7日在浙江嘉兴召开,由浙江工业大学、嘉兴学院承办。现将会议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题

  “自然辩证法”的初心和科技哲学的未来

  二、会议时间

  2021年11 月6—7日(5日下午报到,6日开会,7日离会)

  三、会议地点

  浙江·嘉兴

  四、会议费用

  参会代表住宿、往返交通费用自理。会议注册费标准如下:

  高校教师(含博士后):600元/人

  博士/硕士研究生:200元/人

  离退休教师:免费

  五、会议回执

  拟参会代表请于2021年10月1日前提交参会回执,并提交论文或摘要。

  六、会议征文与参会资格相关说明

  (一)参考选题方向

  1.中国共产党与自然辩证法;

  2.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历程;

  3.红船精神百年演变与哲学传承

  4.共同富裕的基本理论与前沿问题;

  5.前沿科技的哲学、伦理问题与治理;

  6.数字化改革的哲学思考与前沿问题 长三角协同发展的哲学思考与前沿问题 长三角科技伦理制度建设的一体化研究。

  (二)征文要求与参会资格

  会议征文格式请参照《自然辩证法研究》杂志规范要求,优秀论文将推荐至《自然辩证法研究》。

  征文经评审达到会议要求者,组委会将向征文作者发出正式参会通知。

  七、联系方式

  研究会秘书处:

  杨庆峰(复旦大学) 电话:13564477559 邮箱:bioefd@126.com

  汪 禹(南京财经大学) 电话:18551839069 邮箱:2699966@qq.com

  王高峰(中国科技大学) 电话:13855105814 邮箱:wanggf@ustc.edu.cn

  吴 宝(浙江工业大学) 电话:0571-85290269 邮箱:7707596@qq.com

  承办高校

  艾 宁(嘉兴学院) 电话:13857198273 邮箱:279787366@qq.com

  顾 容(浙江工业大学) 电话:13675860818 邮箱:gr@zjut.edu.cn

  主办单位: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上海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江苏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浙江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安徽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承办单位:浙江工业大学、嘉兴学院

  2021年5月18日
 

  “建党百年历程与科技与社会(STS)的和谐发展”

  第13届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通知

  (第一轮)

  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推动中国特色的自然辩证法和科技与社会(STS)的创新发展,促进全国科技与社会(STS)研究的学术交流,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华南师范大学、东北大学主办,“第13届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年1届)将于2021年12 月3—5日在华南师范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与社会(STS)专业委员会”、“华南师范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院”和“东北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联合承办。现将会议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题

  “建党百年历程与科技与社会(STS)的和谐发展”

  二、会议时间

  2021年12 月3—5日(3日全天报到,5日下午离会)

  三、会议地点

  华南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文3栋6楼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601

  住宿:广州市大学城校区雅乐轩酒店或广州大学商务酒店

  四、会议费用与规模

  会务费:300元(研究生减半);参会代表住宿、往返交通费用自理。

  五、会议回执

  拟参会代表请于2021年7月1日前提交参会回执,并提交论文或摘要。

  六、会议征文与参会资格相关说明

  (一)参考选题方向

  1.中国共产党与自然辩证法;

  2.中国共产党与科学技术发展;

  3.中国共产党与科技和社会进步;

  4.科技与社会的基本理论与前沿问题;

  5.新兴科技的哲学、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与治理;

  6.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科学精神、工程师精神与工匠精神研究;

  7.科技哲学与科技教育(STEAM);

  8.科技革命与人类未来;

  9.科技与社会(STS)的其它相关议题研究。

  (二)征文要求与参会资格

  会议征文格式请参照《自然辩证法研究》杂志规范要求。

  征文经评审达到会议要求者,组委会将向征文作者发出正式参会通知。

  组委会将入选征文(或摘要)集结成册用于会议交流。

  七、联系方式

  张旺君(华南师范大学) 电话:13560104256 电子邮箱:35177430@qq.com

  陈 佳(东北大学) 电话:13804216640 电子邮箱:ddchenjia@126.com

  主办单位: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华南师范大学

  东北大学

  承办单位: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与社会专业委员会

  华南师范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院

  东北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

  2021年5月14日

 

 第二十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通知(第一轮)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与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十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两年一届),定于2021年8月21—22日(周六、周日)在山西省太原市举行。

  本次会议的主题包括:

  1.一般科学哲学(General philosophy of science)

  2.形式科学哲学(Formal philosophy of science)

  3.物理科学哲学(Philosophy of physical sciences)

  4.生命科学哲学(Philosophy of life sciences)

  5.人工智能与认知科学的哲学(Philosophy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cognitive science)

  6.社会科学哲学(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s)

  7.欧陆传统科学哲学(Continental philosophy of science)

  8.科学实践哲学(Philosophy of science in practice)

  9.科学技术的伦理学(Ethic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0.科学哲学在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The history, present and future of philosophy of science in China)

  11.英文专题研讨会(English sessions: submissions in English from any subject listed above are welcome; the working language is English, and both presentations and discussions are conducted in English.)

  12.研究生专场。仅限在校研究生参加,限额20人。拟参会者按照上面所列的组别投稿,其中学术基础较好但仍需进一步提高的稿件(摘要),可参加本专场的报告,届时邀请知名学者点评。

  第二十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的议程委员会:朱菁(厦门大学),尤洋(山西大学),成素梅(上海社科院),孙永平(北京大学),王巍(清华大学),陶孝云。

  本次会议的会务费为人民币400元(学生和退休教师减半),差旅费和住宿费自理,食宿由会议统一安排。  本次会议仍然采用在线注册的方式,注册截止日期为2021年5月5日(周三)。注册时请提交论文摘要,与会的正式通知将在学术委员会评审后发出。如果申请大会报告,需要提交论文全文。在线注册网址为http://philosophy.mikecrm.com/eHcwfPG(在地址栏输入网址时请注意字母的大小写,也可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注册)。

  会务组联系方式:王凯宁,15503631823;傅星源,18535158551;邮箱kezhe2021@163.com。也可关注微信公众号“科学哲学专委会”接收会议相关通知和提醒。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

  2021年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