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刊物——工作通讯
工作通讯2021第4期241
2021年-05月-17日

  目 录

  --学术活动--

  陈昌曙与中国技术哲学&科技与社会(STS)

  ——纪念陈昌曙教授逝世10周年暨学术思想研讨会综述..................................1

  “苗东升教授逝世一周年纪念会”在京举行....................................................8

  --各地消息--

  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启动会

  暨首届“北京创新发展与青年人才培养”沙龙综述..........................................10

  马来平教授主持举办《孟子字义疏证》读书会.............................................14

  --通知通告--

  第十八届全国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通知......................................19

  当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前沿问题

  ——科学基础与信息网络专业委员会2021年学术年会征文通知.......................20

  全国“科研诚信与科技伦理”学术研讨会第二轮通知.......................................21

  第三届生态学哲学暨第九届生物学哲学全国研讨会第一轮通知........................23

  第二十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通知(第一轮) ..........................................24

  责任编辑:朱欢欢 2021年第4期 总第241期

 

  陈昌曙与中国技术哲学&科技与社会(STS)

  ——纪念陈昌曙教授逝世10周年暨学术思想研讨会综述

  2021年3月20日是我国著名的技术哲学家陈昌曙教授逝世10周年,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技术哲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与社会(STS)专业委员会、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技术哲学论坛委员会、辽宁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东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陈昌曙技术哲学发展基金联合举办“陈昌曙与中国技术哲学&科技与社会(STS):纪念陈昌曙教授逝世10周年暨学术思想研讨会”,研讨陈昌曙教授的技术哲学与STS思想,缅怀和悼念先生的事业人生。

  会议于2021年3月20日8:50—18:00线上与线下结合进行,线下会议地点为东北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2楼聚贤厅,线上会议通过腾讯会议直播(会议室ID:918612137)。到场的领导和嘉宾有:东北大学副校长孙雷教授,辽宁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金虎,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田鹏颖教授,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张满胜老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兼技术哲学&STS专业委员会主任陈凡教授,到场的还有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和同学,在线上还有来自全国科学技术哲学学界的同仁,此外远在美国的陈昌曙教授的夫人罗倩教授和其两位女儿陈晓、陈旭,东北大学日本校友会会长、陈昌曙技术哲学发展基金理事长刘玉劲先生,以及绿谷集团董事长、陈昌曙技术哲学发展基金副理事长吕松涛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朱葆伟教授等也通过腾讯会议参与了此次会议,共同纪念感怀陈昌曙教授。会议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技术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陈红兵教授主持。

  一、主题报告

  首先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兼技术哲学&STS专业委员会主任陈凡教授向大会作了题为《陈昌曙与中国技术哲学&科技与社会(STS)的文化遗产》的主题报告,陈凡教授在报告中缅怀了陈昌曙先生的学术人生。他说今天是我国著名的技术哲学家陈昌曙先生逝世10周年,我们国内外老中青三代学人文脉传承,在线上和线下举办纪念活动和学术研讨会,不仅追溯陈昌曙先生的技术哲学与STS思想,缅怀和悼念先生的事业人生,而且对促进新时代中国技术哲学与STS的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他说陈昌曙先生作为中国技术哲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一生著述颇多,思想深邃,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为我国技术哲学和STS的创立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陈昌曙先生是新中国第一代自然辩证法学者,曾任国务院第二、三、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兼技术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为中国自然辩证法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美国技术哲学家C. Mitcham的世界著名技术哲学家访谈,将陈昌曙作为中国技术哲学奠基人列在其中。《中国哲学年鉴》认为中国技术哲学研究始于1982年,其标志是陈昌曙在《光明日报》发表了《科学与技术的统一和差异》。陈凡教授在报告中还说先生一生当中著述颇多,思想深邃,其所提出的技术方法论开创了中国技术哲学的理论先河,创立中国技术哲学共同体,其代表作《技术哲学引论》成为中国技术哲学的奠基之作,结合中国国情提出P-STS研究的基本原则,所留下的遗作《通俗哲学简编》成为我国哲学理论通俗化的力作,其所提倡的技术哲学中国化研究成为中国特色技术哲学学派研究的纲领。

  随后,陈昌曙教授的学术挚友远德玉教授由于年事已高未能到场参会,他向大会提交了书面报告,由东北大学王健教授代为宣读。远德玉教授以当年与陈昌曙教授共同编著《科学技术发展史简论》的往事来追忆这位好友,陈昌曙教授当时正是这本书的统稿人和具体组织者,远德玉教授指出:这本书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一方面它开创了国内研究世界科技史的先河,另一方面其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我们后来的研究都有重要影响。

  二、大会致辞讲话

  东北大学副校长孙雷教授代表东北大学对会议召开表示祝贺,对线上线下参与会议的专家老师同学表示敬意,在聆听了对陈昌曙教授一生的大会报告和远德玉教授的书面发言后,孙雷教授作为东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所培养的博士、陈凡教授的学生感慨万千,他在致辞中对陈昌曙教授一生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对作为国家重点学科的科技哲学给予厚望,他希望哲学系能够以技术哲学作为支撑,助力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发展,为东北大学争光添彩,像陈昌曙先生所期待的那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技术哲学。

  辽宁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金虎作为陈昌曙教授的学生,也在大会上致辞说,虽然恩师已经离开了整整十年,但音容笑貌、学术成就仍然历历在目。金虎副主席回忆了与陈昌曙先生相处的三件事,以朴素的语言表达对先生的怀念。一是研究生面试时与先生第一次见面,所有细节依然清晰;二是忆及先生总是为学生播撒下创新的种子,对学生的人生和事业大有裨益;最后谈及先生于病中完成遗作《通俗哲学简编》,并获评中宣部优秀通俗读物,先生虽然晚年身体失能,但思想活跃,无论面对怎样的病痛,都从未停止战斗,作为学生要向老师学习,无论什么时候先生都是我们的楷模。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朱葆伟教授发表致辞,对陈昌曙教授将技术与科学分离予以高度肯定,正是陈昌曙教授的思考直接把技术从长期以来科学与技术不分的局面中独立出来,一步一步开始将科技的范畴分离,最后明确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的意义上来认识技术,赋予技术以独立的地位,为技术哲学的产生奠定了坚定的基础。可以说整个技术哲学的发展都是在陈昌曙教授奠定的基础之上,只要提到中国技术哲学就不能忘记陈昌曙教授的开拓之功。此外朱葆伟教授还谈及陈昌曙教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的贡献,一步一步建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朱葆伟教授指出:我们不能够忘记陈老师所做的基础性奠基性工作和开拓性贡献,并祝大会圆满成功,祝技术哲学和STS事业兴旺发达。

  绿谷集团董事长、陈昌曙技术哲学发展基金副理事长吕松涛先生也表达了对恩师的深切怀念。吕松涛先生讲到恩师的教诲对自己做企业有着深远的影响,师从陈昌曙教授深刻地锻炼了自身的哲学思维,促使其不断寻找真理,探寻规律。每每与恩师探讨科学技术史都颇受启发,感触良多,并养成了不机械孤立地看问题的好习惯,使理论思维和哲学思维成为其做企业的强大武器。与陈昌曙教授讲论“李约瑟问题”启发了吕松涛先生用现代科技演绎传统经典的创业理念,开辟世界制药的第三条道路。陈昌曙教授为人师表的大气风范,正直、宽容、睿智的品质足以为后人树立表率,是我们努力学习效仿的对象,希望陈昌曙教授的思想能够继续发扬下去。

  东北大学日本校友会会长、陈昌曙技术哲学发展基金理事长刘玉劲先生发表致辞,作为陈昌曙先生的学生,当年从工科专业进入技术哲学领域,亲身参与学科的形成和最初建设,得益于陈昌曙教授和远德玉教授的谆谆教导,并指出陈、远二位先生对最初学科的发展方向的规划和极具创新性的基础工作,至今令人震撼。恩师对自己的思维方式、为人处世等方面的影响都很深刻,多年来始终与母校和学科保持密切联系。希望技术哲学能够秉承老先生的遗志,继续发扬光大。

  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田鹏颖教授也发表了讲话,表达了对陈昌曙教授的崇敬与怀念,称陈昌曙教授不愧为我国技术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代宗师。尽管先生已经离开十年,但其学术风范、精神、思想,不止活着,还生生不息影响着今人继续前进。陈昌曙教授所提出的技术哲学35个问题仍然不过时,仍然是需要深入思考追问的真问题;所著《技术哲学引论》仍是技术哲学领域绕不开的重要文献;先生所提出的哲学视野中的可持续发展,在当今仍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是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入门之作;先生遗作《通俗哲学简编》广获赞誉。作为陈昌曙技术哲学思想的传人,我们要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构建新格局,为技术哲学提供广阔的舞台,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技术哲学事业一定能够乘风破浪,展现光明的发展前景。

  三、大会发言

  来自大连理工大学的王前教授简要讲述了其文章《陈昌曙技术哲学思想的特色与价值》,指出从国际技术哲学研究的视角看,陈昌曙技术哲学思想受到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的影响,同时吸收了西方现代技术哲学的有关思想成分,基于现代中国技术发展的经验进行哲学反思,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思想体系。并谈到与注重对技术活动进行概念和结构分析的研究范式不同,陈昌曙技术哲学思想注重对技术活动进行功能和价值分析,注重问题导向,注重技术活动相关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系统研究。陈昌曙技术哲学思想提供了针对中国技术发展实际情况的功能和价值分析的模型与方法,从中西技术哲学比较的视角总结了技术发展规律,不仅有助于中国的工程技术人员提高哲学素养,而且有助于国际技术哲学界了解中国技术哲学的思想特征,进行深入的思想交流

  北京化工大学张明国教授回忆与陈昌曙教授的种种往事,深深缅怀先生。首先讲到关于陈昌曙教授自己想到也已经付诸实践的事情,一是撰文《陈昌曙留给技术哲学界什么?》纪念先生,二是在先生的感召下从事日本技术哲学研究和技术风险与STS两个方向的研究。接着谈及自己所想但未完成的事情,即对老先生所提出的技术哲学35个问题继续进行深入的思考并编写技术思想史、技术哲学概论、技术哲学教程等相关著作。最后张明国教授展望未来,讲述今后所期望之事:其一,从打造技术哲学品牌走向打造技术哲学名牌,坚持本色研究,立足本土研究 ;其二,积极构建技术哲学学派;其三,坚持进行技术哲学的团队建设。

  上海交通大学安维复教授作了题为《技术哲学的中国学派现状与路径》的简要报告,指出召开此次纪念会议的重要性和意义,再次强调陈昌曙教授将科学与技术划分开的远见卓识,指出科学不是技术,按照科学去估量技术会导致科学的技术化。先生深耕技术哲学领域数十年的智慧结晶,值得我们今人反复思考和挖掘,要善于发现先生思想的重要价值,这对于我们的技术哲学究竟应该怎么做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中国质量报刊社党委书记、社长李刚博士从认识论范畴讲述了陈先生的思维风格和思想方法,先生的思维风格和思想方法决定了其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先生以其前沿的视野、超前的眼界、深邃的分析、谦逊的态度、独到的见解、思辨的语言和丰富的哲学色彩为技术哲学留下诸多宝贵的思想财富。

  东北大学郑文范教授进行了题为《陈昌曙论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发言。郑文范教授指出中国技术哲学发展从陈昌曙开始,经过几十年的研究探索,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论框架——“人工自然论”,从本体论、辩证法、方法论三个角度展开“人工自然”的五元论,并在此基础上阐明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工程创新、产业创新和制度创新之间的内在逻辑,指出“人工自然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发展和自然辩证法学科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刻的当代价值,通过对陈昌曙教授学术思想的探析缅怀老先生。

  北京大学刘华杰教授向大会提交书面报告纪念恩师,并由东北大学陈红兵教授代为宣读,回忆师从陈昌曙教授的美好时光,感激先生的知遇之恩。先生所主张的学术自由、兼容并包、不断突破自我,先生本人也为学生们做出了极好的表率。同时也谈及先生深刻而富有远见的学术观点,需要科技哲学界好好领会,也对理解和解决当代的一些现实问题具有强大的启发性,并且刘华杰教授由此提出应对科技本身的风险,科技哲学界不宜再简单地宣传科技创新、科技进步、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分子应当担当起社会良知的角色,对天人系统“不可持续苗头”发出预警,对违反人与环境“适应性演化”之行为提出批评。

  来自东南大学的夏保华教授在发言中阐述了陈昌曙教授的“技术更新”新概念,作为《技术哲学引论》全书中提出的惟一新概念,陈昌曙教授在细致比较分析了其与“技术改造”“技术革新”“技术创新”“技术革命”等相关概念的关系基础上,将其提出作为描述技术自身实践发展的一个通用概念,一个总范畴。夏保华教授认识到陈昌曙先生的“技术更新”概念蕴含了“技术转型”思想,可以为“技术转型”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支撑。夏保华教授称自己很荣幸能够成为陈昌曙先生的一位博士生,更有幸能够走在陈昌曙先生开创的创新哲学路上,在此深深感谢和深深缅怀陈昌曙先生。

  北京大学医学部丛亚丽教授以题为“再也没有那样的人”的发言纪念恩师逝世10周年,期间言辞恳切,每谈及陈昌曙教授对自己的包容与关爱几度哽咽落泪,丛亚丽教授谈到“再也没有一个人能那样宽容我,再也没有一个导师能那样指导我,再也没有一个师长能那样帮我从科技哲学走向医学伦理”。丛亚丽教授至今保留着恩师的签名赠与的遗作《通俗哲学简编》,十分自豪自己能够作为先生的学生,感谢会议的组织并深切问候师长及同门。

  江西财经大学教授黄欣荣教授回忆自己与陈昌曙先生和技术哲学的往事,谈及自己年轻时曾经批判技术论,却受到了陈昌曙教授的鼓励,先生的热情、谦虚与包容使之感怀在心。黄欣荣教授以文悼念恩师,所作《陈昌曙与中国技术哲学》一文中指出在数十年的学术生涯中,技术哲学占据了先生的主要位置,先生将后半生基本上都献给了中国的技术哲学事业。作为我国最早进入技术哲学这块新领地的学者之一,先生对技术哲学中的许多重大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初步构建了中国技术哲学的研究纲领,并努力打造独具特色的中国技术哲学的东北学派,从而奠定了他在中国科技哲学界(特别是技术哲学界)的历史地位。

  河南师范大学刘科教授在题为《陈昌曙的技术批判思想评析》的报告中,认为在陈昌曙先生的技术哲学论著中,包含了其对技术批判思想所持的立场和观点。探析先生的技术批判思想是我们全面认识技术负价值维度的需要,也是深化技术哲学研究的需要。先生认可并发掘了技术批判思想所蕴含的合理性与劝诫意义,有助于我们全面评价技术的价值和社会功能,减弱或消除技术异化现象,汲取技术发展的教训。刘科教授指出我们既不能一概否定技术批判思想,也不能一味地去搞技术批判,弥足可贵的是通过技术批判来构建技术,进而完善技术的应用。

  来自中央党校的赵建军教授进行了题为《技术哲学转型的两个方向:创新哲学和生态哲学》的发言,作为陈昌曙教授的弟子,赵建军教授讲述自己的学习经历,谈及先生的学术生涯和对学生的教导十分感慨。先生以问题为导向,深耕十年,在技术哲学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今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技术哲学的发展面临发展机遇,遭受到来自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打压,我们未来的发展仍会不断遭受到西方更深更沉重的对抗,未来中国的发展要从大国走向强国,未来唯有创新和绿色是我们的法宝。“十四五”规划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一系列核心战略为中国技术哲学发展带来了空间,创新哲学和生态哲学将是技术哲学转型的两大方向,我们要在既有的成绩之上实现技术哲学再创辉煌。

  江南大学万长松教授撰文《陈昌曙产业哲学思想评析》悼念先生,指出陈昌曙教授不仅是中国技术哲学的奠基人,而且是产业哲学的开拓者,他提出了第一个产业哲学研究纲领,其工程主义传统的产业哲学开辟了自然辩证法新的研究领域,为未来产业研究提出了若干指导原则和重要问题。万长松教授还拿出旧日博文,同大家分享了早年间于秦皇岛接待先生的趣事与先生对自己的教诲和影响,一张张照片翻过,先生的音容笑貌再次清晰。

  东北大学陈红兵教授简短介绍了陈昌曙教授在科技方法论领域富有特色的洞见,先生明确区分了科学方法论与技术方法论,并从对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探索中逻辑地引出技术方法论的独立研究价值,并不断丰富其研究内容。其科学技术方法论思想特色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科学技术方法论研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科学技术方法论与科学技术认识论的统一;基于科学与技术的区别探索技术方法论的独特性;重视对科技创造方法论的研究。

  报告期间,陈昌曙教授的大女儿陈晓博士通过网络代母亲和妹妹向大家问好,作为亲人,见到父亲的事业后继有人,看到父亲没有被遗忘很是欣慰。陈旭博士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童年时和父亲相处的经历,称父亲常常带自己去看火车头,能够看出父亲对机器执著的热爱,并总是鞭策自己不要虚度自己的一生。陈旭博士真诚感念学界对父亲的感情,也祝愿技术哲学事业能够越来越好。

  上午的会议结束之时,陈红兵教授做了简要总结,她说无论从为师、为学、为人、为友,陈昌曙先生都是我们的榜样,我们要沿着陈昌曙先生开辟的学术道路,不断开拓创新,建设中国特色技术哲学。感恩、感怀、感念先生,先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下午13:00—18:00 继续举办了纪念活动和学术研讨会,“2021年北京技术哲学论坛”(腾讯会议室 ID:918612137),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技术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高亮华教授主持,陈凡、朱葆伟、王前、董春雨、高亮华、赵建军、肖峰、李刚、王国豫、成素梅、邓波、吴国林、王大洲、段伟文、李三虎、夏保华、闫宏秀、杨庆峰、潘恩荣、刘永谋、万长松、易显飞、周学政、张明国教授等也从不同视角阐释了新时代中国技术哲学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建议。

  (孙璐、陈红兵、陈凡 供稿)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1年第5期要目

  (2021年5月18日出版)

  集体意向的整体性特征……………………………………………………………柳海涛

  人工技术实体伦理话语权的结构视角…………………………………………刘永安

  科学的社会研究中科学事实与价值的关系史研究…………………………陈强强
 

  “苗东升教授逝世一周年纪念会”

  在京举行

  为纪念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苗东升教授逝世一周年,推动复杂性科学与系统科学发展,“苗东升教授逝世一周年纪念会”于2021年2月28日在京顺利举行,并在线上进行实时直播。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原常务理事姜璐主持会议。北京大学现代科学与哲学研究中心原主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赵光武,北京大学现代科学与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巩献田,原总参工程兵第四设计研究院退休高级工程师、上海大学原兼职教授李世煇发来纪念致辞。北京大学教授、地理科学、遥感科学领域专家马霭乃,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原理事长、纽约科学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原副校长钟义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研究生院原副院长颜基义,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前院长陈禹,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信息哲学研究专家邬锟,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秘书长董春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闵家胤,中国“安全科学”学科的开创者刘潜,天地生人学术讲座组织人、炎黄文化研究会自然国学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孙惠军,国家图书馆参考研究部副研究馆员潘岩铭,数学家、哲学家丁小平,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中医方法论研究室主任马晓彤,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刘华杰,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于祺明等专家学者,学生代表北京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博士智宁、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后吴彬彬以及家属代表出席会议并发言。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思想政治教育学专家仓道来,北京师范大学原党委副书记、苗东升的大学同学李英民,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教授、党总支书记狄增如,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副教授、国际信息研究学会副主席闫学杉等二十余位嘉宾也参加了本次会议。

  与会嘉宾首先共同观看了苗东升教授纪念视频,随后分别从系统学、信息学、复杂性科学、钱学森思想研究等方面充分肯定了苗东升教授所做出的学术贡献,同时对苗东升教授的人格和学术品质给予了高度评价。

  赵光武指出,苗东升教授为复杂性科学研究做了许多工作,并得到广泛认可,在复杂性研究方面,苗东升作为复杂性科学中国学派的代表人物,其地位不可动摇;巩献田指出,苗东升教授是北京大学现代科学与哲学研究中心对钱老思想学习、研究最系统、最全面、体会和理解最深刻的核心组成员,他的逝世是我国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研究难以弥补的重大损失;马蔼乃指出苗东升教授对事物的独到见解让大家受益匪浅;孙惠军指出苗东升教授是一个没有被认真挖掘,成绩斐然的大学者;李世煇、潘岩铭、刘潜、马晓彤等指出苗东升教授是一位全域科学家,他的思想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中医等领域都有深远的影响;钟义信、陈禹、闵家胤、董春雨等指出苗东升教授是追求学术真理的勇士,他纯粹追求学术的品质、独立的思想、广博的视野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值得大家学习,他不断深入到科学领域的最前沿,抓住真问题、研究真学问的战略眼光和学术功力令人钦佩;邬锟、马晓彤、刘华杰及学生代表智宁、吴彬彬等缅怀了苗东升教授的思想、品格对自己深远的影响;颜基义、丁小平指出苗东升教授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仍然鲜活地活在人们心里,他的社会生命永垂不朽,要把他的事业做下去。

  最后,主持人姜璐教授做总结致辞,缅怀了苗东升教授的学术贡献和高风亮节,号召青年人继续推动钱学森思想的深入研究,促进我国系统科学、复杂性科学的发展。他指出,推进苗东升教授一生致力的事业的进步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启动会

  暨首届“北京创新发展与青年人才培养”沙龙综述

  2021年2月6日,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启动会暨首届“北京创新发展与青年人才培养”沙龙通过线上会议的方式成功举办。本次学术沙龙由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办,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简称“青工委”)承办。

  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启动仪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讲师、青工委秘书长滕菲主持。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董春雨教授和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李建军教授分别致辞。董春雨教授与青年学者们分享了自己在青年时期的学术生活与感悟以及对自然辩证法学科发展的展望,鼓励青年学者们抓住这个时代的新机遇和新问题,克服困难、做好学问。希望借助青年工作委员的平台,让更多优秀的青年才俊脱颖而出。李建军教授回顾了青年工作委员会的创立过程,希望青工委在未来的工作中结合北京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为北京区域发展献计献策两个主要目标开展一系列活动,为青年学者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李建军教授对青工委未来的工作寄予了很大的期望。鼓励青年学者将自己在科研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对政策环境的诉求转化成政策建议,为推动科研工作的机制体制改革做出贡献。希望通过青工委的平台,培养一批参与科技普及、科技与社会研究等工作的青年学者。希望通过学会的公众号,把新的思想向公众进行传播。随后,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秘书长孙涛宣读了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青工委委员名单和青工委工作章程(草案)。

  青工委启动仪式之后,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副教授、青工委副主任郝栋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青工委副主任王妍分别主持了北京城市发展与青年人才培养”沙龙的两场主题报告。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农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科工信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专利信息中心以及科学出版社等多个在京高校和研究院所的近30位专家学者,以北京城市区域发展、科技创新治理和科研服务体系提升等话题进行了精彩的报告与讨论。

  一、北京城市创新发展

  北京市委农工委党校决策咨询部主任王弢副教授通过对北京农村地区“接诉即办”的实地调研,发现目前基层治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他结合怀柔区的治理经验,提出用制度完善为抓手,强化执行能力;以业务培训为抓手,开展镇村两级的接诉即办的工作培训会;加快出台整体性体系分工;探索协同化工作推进机制和有效整合现有制度,推动多方参与多元化互动支持等方法提升基层“接诉即办”的服务水平。北京农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子睿从学习四史的角度分析了依托数字技术促进红色文化遗迹保护的必要性及其实现途径。研究发现目前北京近代史、中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遗迹保护面临差异较大、保护力度不均衡、宣传渠道需要优化等问题。根据这些现状,报告中提出以数字技术促进红色遗迹保护的建议:对红色历史遗迹建立数字化模型;提高全民红色历史遗迹保护意识,改进遗迹保护方法;依托数字技术加强红色以及宣传。北京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张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深入研究了北京市对外文化交流的情况。研究发现,目前非政府部门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对外文化研究不够深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文化创意企业较少、对外交流软环境、人才队伍不理想等问题。为应对这些问题,研究提出政府应着力加强对民间组织在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的引导和资金扶持,深化对一带一路国家的文化研究,特别是实地调研工作,着力培育本地文化创意产业的龙头企业,努力打造对外文化交流的品牌,优化对外文化交流的软环境建设和大力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培训和各部门资源的整合。

  中共北京市密云区委党校讲师吕莎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密云区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践情况:全力打造生态环境优势;大力推进文旅产业富民;着力培育绿色精品农业产品;做优做强“高精尖”产业。研究提出,为更好地践行“两山”理念,加快绿色发展助力富民增生,应搞好顶层设计,明确文旅产业的目标方向;引进社会优质资源,推动全域文旅产业集群化发展;增加民俗旅游的文化内涵,打造独具特色的密云品牌。北京中医药大学讲师孙灵芝和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生张晗从生命史学的角度分析了明清瘟疫流行时期北京底层百姓的生存现状、心理状态和社会行为。研究发现,明清时期底层百姓往往采取祭祀、巫术、割肉等防疫手段,虽然具有局限性但在瘟疫时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病人和亲人的焦虑心情、在当时具有稳定民心的作用。与健康问题相关,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副研究员李晓壮在报告中提出打造三个示范助推“健康北京”建设,保障“健康中国”在京落地的对策建议。他提出,在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下,应该结合北京城市的特点、首都的特殊定位,建立高标准的健康城市的理念。将健康作为一个重要维度融入城市的规划建设当中。突出空间的属性,构建一刻钟社区健康服务圈;村镇社区的健康医疗服务水平仍需提升;将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纳入到城市建设;通过友好城市建立国际化的健康交往中心。此外,还需要打造高水平区域性健康一体化:京津冀区域性社会领域的一体化应包含医疗联合体,打造区域性医疗中心,推进京津冀的健康产业的发展,推进区域性大数据人工智能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

  二、科技创新治理

  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副研究员朱冬香分析了北京科技伦理治理的背景与困境,提出应借鉴国内外经验,创新技术伦理规制,以点带面,着力破解科技伦理体制机制层面的突出问题,加强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推动覆盖全面、导向争取、规范有序、统筹协调的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建设,从而健全科技伦理体系构建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北京模式”。 科学出版社策划编辑刘红晋在他的报告中提出,随着互联网企业对国民生产生活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前沿科技发展应特别注重反垄断检查的问题。前沿科技企业不仅是技术密集型也是资本密集型,因此在科技伦理治理中应对投、融资主体采取双向的反垄断检查。建议建立国家、省级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不同级别的科技伦理审查委员会,在投融资、申报资助、领取补贴等环节进行反垄断审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助理研究员雷环捷提出深入学习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扎实推进北京市科技创新事业的政策建议。他提出可以从四个方面扎实推进北京市的科技创新事业:认识科技发展根本规律,以系统性协调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完善科技创新配套制度,以针对性加快创新人才培育和科技体制改革步伐;抓住国际科技创新前沿,以前瞻性强化应对未来挑战与机遇的战略导向;服务国家重大科技需求,以实效性全力面向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

  三、科研服务体系提升

  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秘书长、青工委主任孙涛在主题报告中为首都高校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服务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其中包括建议完善馆际互借和原文传递制度,并在BALIS管理中心的统一协调下,建立统一开放的外文文献资源共建和共享中心,制定行之有效的资源建构策略,加大对外文文献资源的开放获取力度,以满足读者教学科研要求。运用量化分析手段,对馆际互借图书资源进行分类分析,以便更好地服务读者的现实要求,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建立良好的资源采访和流通的长效合作机制,为北京高校图书馆资源的共建和共享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中科工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陈印政为提升知识产权数据标准体系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加强基础数据标砖顶层设计;完善数据结构标准体系;丰富数据元素标准;提升基础数据加工应用能力等。中国专利信息中心副研究员孙丽伟分析了北京的科技工作者对专利的认知情况,调查发现科技工作者对专利的基础知识的认知不全面,对专利文献的应用能力亟需加强。为提高北京科技工作者专利素养,需要加强专利应用价值的引导,例如,在立项阶段建议实施专利分析评议制度。在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之后,从制度上规定其成果应优先申请专利。提高科技工作者专利保护文本的撰写能力,建议由市科协牵头,组织面向科技工作者专利撰写能力的培训。提升专利信息的利用能力:畅通专利信息资源的获取渠道,提升科技工作者的专利检索、分析等专利信息利用能力。畅通专利产业化渠道,加快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政府和市场协调联动机制。

  (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滕菲 供稿)
 

  马来平教授主持举办《孟子字义疏证》读书会

  近日,山东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马来平教授和山东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秘书长常春兰副教授带领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科技哲学专业的学生们举办了《孟子字义疏证》读书会。从科技哲学的角度解读了清代大儒戴震的著作《孟子字义疏证》,以期在准确理解其哲学体系和治学方法的基础上,深化对儒学与科学关系的探讨。

  乾嘉考据学是儒学中一个重要哲学流派,且恰好处于西学东渐中的一个特殊节点。由于禁教等原因,此时的西学传入基本停止,但以《律历渊源》和《四库全书》等相继撰修为标志,该时期进入了对先前所传入的西方科学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阶段。戴震作为清代乾嘉学派的领军人物,一生著述颇丰,但他称,“仆生平著述,最大者为《孟子字义疏证》一书”。

  尽管对于其自创并引以为傲的哲学体系,学界存在争论,但得到人们公认的是,此书既是戴震的代表作,也是乾嘉考据学派的代表作。通过本书,我们不仅可以鸟瞰戴震的科学思想,还能体悟到整个乾嘉学派对科学的看法,甚至可以辨认出儒学中不可忽视的科学因子的存在。

  一、古书通例法与科学方法

  马来平教授指出,乾嘉考据学与科学的接榫之处甚多,但最基础也是最突出的还是他们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其“古书通例法”。该方法分为两个步骤:一是从古书中的大量个例中总结出通例,二是运用通例解释新的个例。前者被认为是“归纳”,后者被认为是“演绎”。

  马来平教授强调,古书通例法原本是儒学的传统方法,但在以戴震为代表的乾嘉考据学派那里,有了质的提高和完善,成为该学派读经的主干方法。正如严复所说:“故本朝经学,其根据推籀之事,足以辟易古贤,则所得于西者,为乏利器耳”,这一变化与西方科学大有关联,因而充分体现了儒学与科学的契合性。鉴于乾嘉考据学派的“古书通例法”运用了包括“归纳”和“演绎”在内的科学方法,所以堪称儒学中一个典型的科学因子,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马来平教授进一步指出,许多学者肯定了乾嘉考据学派“古书通例法”与科学的关联。例如,除了严复,梁启超曾屡言:“自明之末叶,利玛窦等输入当时所谓西学者于中国,而学问研究方法上生一种外来的变化,其初为治天算者宗之,后则渐应用于他学”、“戴氏治学,精锐无前,最能发明原则,以我驭书”、“清儒之治学,纯用归纳法,纯用科学精神”。胡适说得更加透彻,他说:“中国旧有的学术,只有清代的‘朴学’确有‘科学’的精神”、“汉学家的归纳手续不是完全被动的,是很能用假设的。这是他们和朱子不大相同之处。他们所以能举例作证,正因为他们观察了一些个体的例之后,心中先已有了一种假设的通则,然后用这通则所包含的例来证同类的例。他们实际上是用个体的例来证个体的例,精神上实在是把个体的例所代表的通则,演绎出来。故他们的方法是归纳和演绎同时并用的科学方法。”学界一些人认为梁、胡的观点言过其实。然而,我们作为科技哲学工作者考察此事后,认为梁、胡的观点基本上是站得住脚的。马来平教授表示,他正在写一篇专文来论述乾嘉学派的古书通例法与科学的关系。

  研究生许遇好认为,在《孟子字义疏证》一书中,戴震使用“古书通例法”的例子同样随处可见。文中开篇论述“理”字的含义时,就考察了《易经》《中庸》《乐记》《说文解字》等经典古书中前人的相关论述。从哲学经典中,戴震总结出了“理者,察之而几微必区以别之名也”,并将之与宋明理学家所谓的“理”进行对比,发出了“古人所谓理,未有如后儒之所谓理者矣”的感慨。另外,对于宋明理学家将“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一句解释为理气关系,戴震则通过使用古书通例法予以反驳。戴震首先总结了《易经》《中庸》《诗》等经典文本中使用“之谓”“谓之”两字的习惯,认为“凡曰‘之谓’,以上所称解下”“凡曰‘谓之’者,以下所称之名辨上之实”。在区分了两个词的不同含义之后,戴震据此认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一句并非意在说道器或理气关系,而是通过道器的对比来区别气在成形之前和成形以后的不同特点,“器言乎一成而不变,道言乎体物而不可遗”,“器”说明成形之后的气具有了固定的形态特征,而“道”则说明了气在成形之前具有化生万物的特点。因此,戴震推翻了宋明理学家对这句话原来的解释。

  马来平教授说,《孟子字义疏证》一书频繁使用了“古书通例法”。上面许遇好同学说到的是两个典型例子。这里,仅就第一个例子略作解释。戴震的思路是这样的:《易经》主张理即易简;《中庸》主张理即文理;《乐记》和《说文解字》都主张理即分理。基于此,戴震得出结论:“理者,察之而几微必区以别之名也,是故谓之分理;在物之质,曰肌理,曰腠理,曰文理;得其分则有条而不紊,谓之条理。”简言之,理即分理、条理。至此,戴震通过归纳,总结出了“理”之含义的通例——分理、条理。接着,依据这一通例,解释了“天理”。他认为,既然所有的理都是分理,而天理是言乎自然之理,所以天理即是自然之分理,或者说是自然而然之人我共同之理、以我之情挈人之情之理。由此戴震指出:“天理云者,言乎自然之分理也;自然之分理,以我之情挈人之情而无不得其平是也。”简言之,天理即是以我之情挈人之情。至此,戴震以“理”的通例为前提,运用演绎方法解释天理,得出了结论。这个例子一方面表明,戴震把“古书通例法”广泛运用到了词义解释或概念解释;另一方面,也警示我们,戴震乃至乾嘉学派运用“古书通例法”进行词义解释或概念解释时,是有明显缺陷的。这是因为,在许多情况下,同一概念特别是哲学概念,在不同作者那里,首先要服从作者的思想体系,因而会有质变发生。于是,通过归纳共性来理解概念,是很容易出差错的。

  二、人性论与科学知识

  常春兰副教授指出,戴震不仅是哲学家,更是科学家,精通数学、天文学,甚至对医学以及动植物的习性都有专门研究。而且,戴震青年时期师从江永学习西方数学与天文学,后来又作为《四库全书》的纂修官,理应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西学著作。那么戴震哲学思想与科学研究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梁启超、胡适都认为戴震哲学思想受西学影响,梁启超说“戴震全属西洋思想”;胡适则认为戴震哲学是实验主义的中国源头,戴震是一位“科学时代”的实证哲学家。在《孟子字义疏证》中,我们可以发现戴震大量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论证其哲学思想的直接证据,比如“人之初生,不食则死;人之幼稚,不学则愚;食以养其生,充之使长;学以养其良,充之至于贤人圣人;其故一也。”这里明显使用了生物学知识来作为人性论的基础。“荀子之重学也,无于内而取于外;孟子之重学也,有于内而资于外。夫资于饮食,能为身之营卫血气者,所资以养者之气,与其身本受之气,原于天地非二也。故所资虽在外,能化为血气以益其内,未有内无本受之气,与外相得而徒资焉者也。”戴震借用中医理论来论证人性形成过程中内外因素相辅相成的关系。不过,我们在辨别戴震使用了哪些科学知识时,有个问题需要注意,《孟子字义疏证》中很难发现西方科学知识,这或许是由于当时士大夫“讳言西学”的缘故,这里的重点不是戴震使用的科学知识是西方传入的还是中国传统的,而是戴震把超越的道德哲学思想建立在实然判断的基础上,这堪称儒学中的“哥白尼革命”。戴震长期对西方科学的研究显然对其哲学思想革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是某些具体的西方科学知识直接形成了戴震的哲学思想,而是具体科学研究的积累使戴震认识到科学与哲学的关系,正所谓“从量变到质变”。

  硕士生彭繁认为,戴震把气化生成的万物统称为“器”,以“类”来区分,“类”决定了它们具有稳定的基本性质,戴震称之为“品物”。“品物”之性各不相同,但每一“类”中的基本性质是相似且千古不易的,戴震的这种“品物”观念的形成应该也是基于他广泛的博物学知识,戴震曾做过专门的博物研究并留有专门著作。人是“品物”中的一类,亦由气化而来,人性本于气化,血气心知是性存在的物质基础。“欲生于血气,知生于心”,戴震首先将人看作是生物性的,人的欲望根源于血气,是人性的重要部分,戴震以此肯定欲望的合理性;人与禽兽的区别在于人具有认识理义的思维能力,因而是“性善”(人自然禀赋的“优良”之义)的。人的血气可以用外物予以滋养,人的心知也同样可以通过学习来加以扩充。戴震的这种对人类生理和心理结构的论述也会受到其医学研究的影响,段玉裁《戴氏年谱》和洪榜《戴东原行状》都对戴震的医学研究有所提及。

  硕士生许遇好认为,戴震在《孟子字义疏证》一书中,多次使用科学知识来类比说明抽象的理论内容。例如,为了将“性”这一抽象概念以形象生动的方式表达出来,戴震用果核与果树的关系来类比,“试观之桃与否:取其核而种之。萌芽甲坼,根干枝叶,为华为实,形色臭味,桃非杏也,杏非桃也,无一不可区别。”一个果核是桃还是杏,这在其果核内部已经被决定了,后天的生长只是一种判别,而不会改变,万物包括人的性亦如此。而为了反驳宋明以来理学家将人的不善之处归因于与生俱来的气质之性,戴震则以人的体质为例,“人物之生,皆不病也,其后百病交侵,若生而善病者”,一些人出生时并没有病痛,但是在其后成长的过程中经常生病,好像是与生俱来的。但这些疾病都有其具体的病因的,“或感于外而病,或受损于内身之阴阳五气胜负而病”,因此“指其病则皆发乎其体,而曰天与以多病之体,不可也。”所以,认为人类因私欲而产生的恶是先天就具有的,同样也是不正确的。

  三、人道论与科学理性

  常春兰副教授指出,戴震哲学体系可以简单概括为“人道本于性,而性原于天道。”天道、人性、人道在戴震这里都有全新的含义。戴震拒斥形而上之实体,坚持气一本论的天道观,血气心知一本论的人性观,在此基础上,人道即人伦日用之道,仁义礼则是人道之则。“一人遂其生,推之而与天下共遂其生,仁也。”怎么才能做到“共遂其生”?那就是“以情絜情”,“以我之情絜人之情”既能保护合理的情欲,又可以限制私欲过度膨胀,是最客观公正的规则。在《孟子字义疏证》中,从天道、人性到人道,一本论贯穿始终,天地、人物、事为无非自然,不存在超越的“理”,天道、人性和人道探索的都是自然的实存状态。戴震以科学理性统摄价值理性,天地人相统一,实现了道德哲学的客观化,是对“以理杀人”的宋明理学的彻底批判。

  研究生彭繁认为,戴震以生物性的人性观为基础,从人类社会整体着眼,主张所有人的欲望皆应得到满足,反对欲之“私”。所有人的欲望都能满足的社会,即是一个“生生”而具有条理的社会,也就是实现了“仁(或礼、义)”。因此,“仁”从一个内在的道德概念转化成了外在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与准则。若想达到这种社会状态,人必须运用“智”去认识这种社会准则进而在实践中接近它们。简言之,戴震的理想社会以人的欲望为基础;这种理想社会的实现又以人认识理义的能力(“智”)为前提条件。

  硕士生孙佳丽认为,这种建立在气化基础上的万物运行状态的理论体系,其明显的特点之一就是将人自身也当成了一物来研究。这既是在传统儒学关注人性基础上的一种进步,同时又依然符合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通过这样的理论构建,使得探求万物的合理性得到了增强,在一定程度上为持续关注事物运行法则并将之进行总结和深化提供了理论保证。

  研究生董宇认为,戴震哲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其现实性,这一现实性相较于宋明理学而言更接近于科学。在对“道”和“理”的认识上,戴震抛却了它们的实体性意义,而从现实出发,将现实感性作为更根本的存在。“道”是自然界与人事的根本性规律,可以在现实的“实体实事”中体现,“理”是具体事物的本质属性与规则,是人通过思维而对事物之间区别的认识。这一点不同于宋明理学所认同的普遍的天理,而注重现实事物的特殊性,更接近于科学理性。

  通过对《孟子字义疏证》这一戴震代表作的解读,不仅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戴震的哲学体系的具体内容和来源以及方法,强化我们读儒学其他经典的方法论武器,而且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儒学与科学的关系。

  (常春兰、许遇好 供稿)
 

  第十八届全国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

  通 知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文化专业委员会拟于2021年8月中旬在湖北省恩施市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召开“第十八届全国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诚邀您莅临会议,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会议主题: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科技文化研究

  征文范围:(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与科技文化创新研究;(2)中国共产党科技文化理念百年演进研究;(3)中国传统科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4)绿色发展理念下的科技文化研究;(5)科技文化创新与新时代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研究;(6)当代高技术前沿的伦理文化研究;(7)人工智能与文化嬗变研究;(8)工匠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9)全球化背景下的企业科技自主创新文化研究;(10)科技文化基本理论及其传播与普及研究;(11)疫情防控背景下的科技文化建设研究;(12)建构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科技文化条件研究

  回执与投稿电子邮箱:xiajin688@163.com ;747579614@qq.com

  报名参会截止时间: 2021年4月30日

  会议征文截稿时间: 2021年7月31日

  联系人:夏 劲(武汉理工大学) 电话:13071267636

  会议相关事项:

  一、会议时间:8月18日—8月19日

  二、会议地点:恩施职业技术学院

  三、会议形式:专家报告、大会发言、分组研讨、研究生论坛等。

  四、会务费:与会代表交会务费500元;研究生代表交会务费300元;统一安排住宿,往返交通费及住宿费自理。住宿费和会务费由会议承办单位统一安排入住的酒店收取并开具发票。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文化专业委员会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1年3月18日

  

当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前沿问题

——科学基础与信息网络专业委员会2021年学术年会

  征文通知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基础与信息网络专业委员会与南开大学哲学院定于2021年6月19日—20日在天津南开大学哲学院召开科学基础与信息网络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本次年会以“当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前沿问题”为主题,并设有研究生论坛专场。诚邀专家和学界同仁及研究生撰文并参加本次学术研讨会!

  一、会议主要议题

  中国共产党百年与科技哲学(自然辩证法);

  科技治理与“一带一路”倡议;

  当代科学技术哲学新问题及研究进展;

  科学技术前沿的哲学问题;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新问题;

  信息哲学问题;

  大数据技术进展及其伦理问题;

  价值互联网与人工智能哲学;

  中国科学传统与当今科学治理;

  社会科学哲学;

  其他相关议题。

  二、投稿注意事项

  1.投稿要求

  1)欢迎根据本会议主题的学术论文来稿,论文需用中文或英文撰写。

  2)摘要应包含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单位、电子邮件地址等信息。

  3)论文字数在8000字左右,请按学术期刊规范要求撰写。

  4)请将Word格式的论文或摘要发送至会务组电子邮箱,文档命名格式为“单位+姓名+论文题目”。

  2.投稿邮箱:527993165@qq.com或Yonghongx@126.com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基础与信息网络专业委员会

  南开大学哲学院

  2021年4月1日
 

  全国“科研诚信与科技伦理”学术研讨会

  第二轮通知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办,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与工程伦理专业委员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保卫科学精神工作委员会、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大数据环境下信息价值开发的伦理约束机制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伦理法律与社会研究中心、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等单位承办的全国“科研诚信与科技伦理”学术研讨会将于2021年5月29—30日(暂定)在大连理工大学举行,特此诚邀国内各高校、科研单位专家学者撰写论文并出席会议。

  一、会议相关议题

  1.科研伦理原则与科研活动的行为规范;

  2.科研诚信的监督与治理;

  3.高科技对伦理、法律和人的基本权益的影响;

  4.工程风险治理的伦理对策;

  5.工程伦理与负责任创新;

  6.科技伦理教育的模式与方法。

  二、报到时间地点

  时间:2021年5月28日;

  地点:大连理工大学科技园大厦(南门)国际会议中心大堂(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2号)。

  三、会议形式

  本次会议拟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线下会议地点为大连理工大学科技园大厦国际会议中心,线上会议采用腾讯会议的形式。具体参会方式将根据防疫要求有所调整,请随时关注科学技术与工程伦理公众号。

  四、相关费用

  会议不收取会务费,统一安排餐饮,特邀专家的交通食宿费由会议主办方承担,其他参会人员的住宿费和交通费由参会人员自理。

  五、投稿事项

  1.征文要求:论文请参照《自然辩证法研究》格式,优秀论文可推荐至《自然辩证法研究》杂志相关学术专栏,其他论文择优入选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与工程伦理专业委员会202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并受邀进行学术报告。征文请发送至yuxue526@126.com。

  2.截止时间:会议回执2021年4月15日截止(因房源紧张,请务必按时提交会议回执),会议论文摘要或全文2021年5月15日截止。

  六、联系人

  于雪 13889644025;yuxue526@126.com

  主办单位: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承办单位: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与工程伦理专业委员会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保卫科学精神工作委员会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大数据环境下信息价值开发的伦理约束机制研究”

  大连理工大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伦理法律与社会研究中心

  大连理工大学科技伦理与科技管理研究中心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

  2021年4月6日

 

  第三届生态学哲学暨第九届生物学哲学全国研讨会

  第一轮通知

  没有生物,就没有生态;没有生态,也就没有生物。两者不可分离。就此,既可以说生物学包含了生态学,也可以说生态学包含了生物学。正是考虑到这点,在国外的很多大学,生态学学科与生物学学科并没有分开;在我国,虽然生态学已经成为一级学科,但是,在很多时候它还是设立在生命科学学院内。至于生态学哲学与生物学哲学,就更不能分开了。没有生物学哲学的生态学哲学,就失去了认识基点;没有生态学哲学的生物学哲学,就失去了实践扩展。因此,加强生态学哲学与生物学哲学的交叉融合,迫在眉睫。这是学科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使然。审时度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生态学哲学专业委员会、生物学哲学专业委员会以及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决定于2021年5月14日-17日在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召开“第三届生态学哲学暨第九届生物学哲学全国研讨会”。鉴于您在相关方面的造诣,邀请您撰文并参加本次学术研讨会。

  一、会议主题

  1.生态学哲学的相关主题

  2.生物学哲学的相关主题

  3.其他与生态学哲学和生物学哲学相关的主题

  二、会议注意事项

  1.举办时间:2021年5月14-17日,14日报到,15-16日正式会议,17日离会。

  2.会议地点: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621会议室(广州大学城北外环西路378号文三栋)。

  3.参会费用:差旅费、住宿费自理,食宿由会议统一安排。

  4.会议回执、论文全文或摘要提交时间:2021年4月3日前提交参会回执(邮件名称为姓名+单位),2021年5月1日前提交进一步的参会回执、论文全文或摘要。5月5日发第二轮会议正式通知,包括报到及住宿地点等未尽事宜。

  5.会议联系人:倪峻伟(华南师范大学,527993165@qq.com,18810987127)、夏永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Yonghongx@126.com,13126778592)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生态学哲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生物学哲学专业委员会

  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

  2021年2月20日
 

  第二十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通知(第一轮)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与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十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两年一届),定于2021年8月21-22日(周六、周日)在山西省太原市举行。

  本次会议的主题包括:

  1.一般科学哲学(General philosophy of science)

  2.形式科学哲学(Formal philosophy of science)

  3.物理科学哲学(Philosophy of physical sciences)

  4.生命科学哲学(Philosophy of life sciences)

  5.人工智能与认知科学的哲学(Philosophy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cognitive science)

  6.社会科学哲学(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s)

  7.欧陆传统科学哲学(Continental philosophy of science)

  8.科学实践哲学(Philosophy of science in practice)

  9.科学技术的伦理学(Ethic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0.科学哲学在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The history, present and future of philosophy of science in China)

  11.英文专题研讨会(English sessions: submissions in English from any subject listed above are welcome; the working language is English, and both presentations and discussions are conducted in English.)

  12.研究生专场。仅限在校研究生参加,限额20人。拟参会者按照上面所列的组别投稿,其中学术基础较好但仍需进一步提高的稿件(摘要),可参加本专场的报告,届时邀请知名学者点评。

  第二十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的议程委员会:朱菁(厦门大学),尤洋(山西大学),成素梅(上海社科院),孙永平(北京大学),王巍(清华大学),陶孝云。

  本次会议的会务费为人民币400元(学生和退休教师减半),差旅费和住宿费自理,食宿由会议统一安排。

  本次会议仍然采用在线注册的方式,注册截止日期为2021年5月5日(周三)。注册时请提交论文摘要,与会的正式通知将在学术委员会评审后发出。如果申请大会报告,需要提交论文全文。在线注册网址为http://philosophy.mikecrm.com/eHcwfPG(在地址栏输入网址时请注意字母的大小写,也可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注册)。

  会务组联系方式:王凯宁,15503631823;傅星源,18535158551;邮箱kezhe2021@163.com。也可关注微信公众号“科学哲学专委会”接收会议相关通知和提醒。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

  2021年2月2日